全面刹车 你的QDII咋办?

时间:2022-04-17 06:56:54

在推出两年后,QDII大面积严重亏损而暂别市场,再获信任将有很长一段路走。

日前,针对银行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出现大范围亏损的情况,中国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重点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风险管理、宣传营销、投资运作和客户投诉等方面进行自查,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同时,要求各商业银行对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设计、产品销售等环节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把关,严密监测程序产品的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托管行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要求各银行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原本想“不要把鸡蛋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却没料到篮子摔到了地上……这就是现在QDII让投资者面临的现状。

2006年年底,中国开放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打着帮助投资者规避单一市场风险旗号的QDII理财产品,现在却步入了“二毛”时代,银行QDII产品面目全非。

据透露,近日,银监会召集中外资银行开会讨论QDII风险,建议商业银行暂停发行这类产品,银行系QDII因此成为最倒霉的银行理财产品。

新品发行被叫停

近来,投资者纷纷投诉渣打、荷银、花旗等外资银行对QDII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足”、“市场趋势判断失误”、“售后服务严重缺乏”。从现有的投诉情况来看,投资者抱怨自己被银行欺诈或表示自己对风险不知情的案例不在少数。

银监会不得不召集中外资银行理财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风险提示,对非保本QDII产品监管更加严格。“产品的设计不够全面,例如对不好行情预计不足、大多没有设置止损条款等,且销售环节的规范不到位,总之发行机构的责任会相应高一些。�”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表示。

为此,银监会专门召开的QDII风险提示会,对QDII理财产品设计销售等问题进行调查,要求中外资银行全面自查并汇报理财产品风险。

也有消息称,实际上银监会对银行QDII产品已经全面停止了审批。银监会认为,眼下如果再发行QDII,可能会给市场增加不安定因素,与其等到发生问题再去查,不如从源头上切断风险,这也是监管机构采取的稳妥的办法。

一家银行的负责人说,如果银行要继续发行非保本的QDII理财产品,需向银监会充分解释产品设计和潜在风险,除非银行有十足信心不会亏损,否则银监会不允许发。这其实就等于间接停发了。

业内人士分析说,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银行不可代销海外基金,但部分QDII产品存在变相代销行为,所以一直存在争议。从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来看,约有六成投资于海外基金。而在QDII遭冷遇的情况下,外资银行继续热衷销售QDII产品,其与海外基金间的利益关系,更引人猜疑。

不过,在海外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暂时对QDII新品发行“刹车”,应该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实,银行系QDII问世之初,规定不能直接投资于海外股市,主要投资债券型产品。但在2006年海外牛市风光无限及国内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的背景下,银监会扩大了QDII的投资对象,银行系QDII转型股标投资“结缘”。

2007年6月,工商银行发行的“东方之珠(第一期)”是首款新版QDII,投资于香港上市的蓝筹股、国企股、红筹股及亚洲的债券。2007年10月29日其单位净值一度升至1.2620元,但随着海外股市走熊,今年11月10日该产品单位净值已缩水至0.6842元。

有一些在银行理财产品上“摔过跟头”的投资者总结,银行在卖理财产品时都对相关风险避而不谈,只注重宣传产品收益。同时,产品的说明普通投资者又很难看懂并真正了解,很容易就会被理财顾问“忽悠”。另外,大多数银行理财顾问都很年轻,缺乏经验。银行的售后服务更是难以令人满意,卖掉产品之后便对客户的反馈视而不见了。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博士说,中外资银行都面临拓展市场份额的压力,而盲目追捧市场热点总是会付出一些代价的。就难怪监管机构会出面干涉了。市场不好带来的亏损确实无法避免,但银行方面的责任也昭然若揭。

QDII病重

渣打银行最新推出的“今赢财保理财计划1号”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这是近一个多月里问世的唯一银行QDII理财产品。据悉,该产品资金投资于:瑞银五年期CMCI农产品指数挂钩结构性票据、瑞银五年期MSCI世界净总回报指数挂钩结构性票据、瑞银5年期邓普顿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挂钩结构性票据。投资周期5年,到期一次性付息。

此刻,推一款流动性较强的产品,渣打可谓用心良苦。不过,这却难掩QDII深度亏损的整体情况。今年1月,渣打银行发行了一款“聚通天下新兴亚洲(欧元)理财产品”,目前已亏损40%。这款产品的期限也为5年,距离终止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我们看到,就算海外资本市场因美国总统大选而被刺激反弹,QDII的普涨行情也仅持续了一周,随即回落。截至11月14日,根据普益财富对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跟踪研究,正收益的QDII理财产品只有4款。

其中,中资银行发行的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有3款,都属农业银行的产品;其余43款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14款,占比三成,其中包括3款累计亏损超过60%的产品。外资银行发行的207款QDII产品中,1款实现正收益,是渣打银行的“邓普顿环球总收益基金EUR”产品,实现累计收益8.33%;其余均跌破净值,亏损超过50%的有88款,占比四成,亏损介于50%―60%的59款,介于60%―70%的29款。

普益财富银行研究部的报告认为,商业银行或者直接利用海外期权市场,或者向海外投行直接购买结构型理财产品。但是,无论哪种情形,商业银行均无法依据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特征设计产品,从而导致2007年以来很多银行理财产品脱离实际,并直接导致了如今的大幅浮亏。

据悉,QDII多属非保本产品,如果境外市场情况短期不会转好,国内QDII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增大。监管层希望银行能够多推出一些保本型产品,给客户一个确定的可预期理财方案,至于QDII这种风险较高的产品,则建议”缓一缓”。

盲目投资的代价

银行系QDII很多为一年期的产品,今年12月份将迎来银行系QDII的兑付高峰期,届时,到期的银行系QDII是否只能认赔出局?

理财专家建议,银行QDII投资者不要盲目恐慌,首先应找出理财产品的购买合同,看清合同是否有触发终止条款,如果没有,则相对较为安全。而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产品份额少于一定数量可能遭遇被迫清盘,但在目前市场行情下,投资者不可能认赔大规模赎回,所以清盘的可能性较小。

投资者如何应对手中的“烫手山芋”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袁增霆认为, QDII产品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反弹,但对于已被深套的投资者来说,马上斩仓并不明智。QDII的投资期一般在三年左右,那时市场可能会有所好转,损失应会减小。另外,产品到期后如亏损过多,银行可能会顺延投资期,等待市场复苏,投资者也还有止损的机会。

光大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张旭阳则建议,对于被套的QDII产品,投资者应看清楚产品的类型,如果是保本产品,那就没有必要着急赎回。如果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而投资者又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的话,为避免投资损失继续扩大,可以在市场反弹时分批赎回。

一些结构性不保本的QDII产品,设计时往往含有衍生结构,容易放大亏损,部分推销人员故意隐藏风险,突出收益,容易误导甚至欺诈投资者。本刊理财师建议,投资者要多注意产品说明书中中风险提示的文字材料,例如“本理财计划是高风险投资产品,回报总额可能为负数,到期时付还的本金可能显著低于初始投资金额,亦有可能损失全部投资本金。”

即使是保本QDII产品,事实上也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和汇兑风险。专家建议,配置海外资产,需要做好自身风险评估。已发生风险的产品赔偿,目前看来如果确认销售环节没有问题,银行一般不会承担代客资金风险。

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建议,投资者当前可配置有效兼顾流动性及短期再投资风险的产品。如目前银行理财市场上推出的一些短期的债券类、票据型产品适合关注。

上一篇:高仓位基金净值大涨 下一篇:新股申购产品尴尬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