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2 01:14:39

浅谈电化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抽象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进而形成物理理论,然后这种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经受检验。由于物理学这种实践性、抽象概念多的特点,使它成为中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因此,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这样比较容易被大脑所接受。传统的直观教学主要是运用演示实验和教学挂图等进行的,而现代的直观教学主要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兴起又为直观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现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些设备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相应的电教教材是录音、录相带、投影片和幻灯片。电化教学由于不受时问、空间的限制,声、形、图、色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物理现象,在创设课堂情境中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是这些电化教学手段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幻灯片和投影片如果是静止画面就相当于挂图,即使动起来了,也只不过是二维画面,没有立体感。录音带和录像带则很难找到适合教学内容的带源,而且上课时间不能灵活掌握。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特殊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利于讲清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计算机教学代价比较高,许多学校还没有配备,而且对教师而言,要求掌握相当的计算机知识,要求有足够的时间制作课件。

如何利用好这么多的直观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觉得应该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操作的简便性和付出的代价

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从这一点出发,应该选择简便易行的教学手段。例如要显示一个静止画面,用挂图比用投影仪方便。在讲温度计时,演示温度计只能反映液柱的上升和下降而不能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这时用挂图来讲温度计的读数比较方便。在讲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和水的沸腾实验时,做实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实验数据往往有些偏差,这时用录像就能把实验过程简明地反映出来,而且录像解说也很清楚。同时,如果各种教学手段效果相同的话,还应该采用付出代价较低的一种方法。

二、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直观明了,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感染力强,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简单的电现象和简单的磁现象;大气压强中的“木板托一杯水”“饮料喝不到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浮力中的“鸡蛋浮沉实验”“模拟潜水艇”;电学中的“奥斯特实验”等等,学生很投入的观察实验,很容易地记住了实验现象并且很愉快地思考物理规律。

电化教学采取特殊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利于讲清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如在讲解《电学》一章中,同时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而且比较抽象,又难用实验演示,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运用录像或投影把电荷的定向移动过程和电压的作用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就不难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如“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要想使全班学生看清楚,教师必须绕教室一圈轮流让学生观察,这样既费时,效果也不好,运用投影放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一次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时候,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整体结构也比较复杂,教师难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讲清它的构造。如果运用投影片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实物和投影片结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弥补实物不易观察清楚的缺陷。又如进行磁感应线的投影、测电笔的构造投影。实验和投影片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实验和投影片的观察,强化了感知并避免了部分学生离得远看不清的弊病,从而增强了可见度。

四、电教手段用于复习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手段用于复习课,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电教手段用于复习课中,可以重点突出,事先把准备好的主线复习框图制成投影片,在复习时用投影仪投影,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复习彼此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回忆快、记忆牢固,同时也解决了复习课密度大、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例如利用一张表现光在两种不同媒质界面的上的现象的活动幻灯片可以准确快速地复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利用一张电动机、发电机的对照表可以准确、快速地复习两种机械的原理、构造、判定方法,决定因素。另外,电和磁的比较、蒸发和沸腾的比较等等都可以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如此纷繁的教学手段,如何适当地加以运用,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和教师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从明确的教学目的出发,选好合适的教学手段,其次,教师要选好恰当的内容和时间,适当地使用教学手段;最后,在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启发、讲解、概括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体。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认识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创造与学生情感交融、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教学进程。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都必须保持与学生尽可能多的共同活动机会。

三、正确处理好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技术现代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要教师努力开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领域,但无论是传统的手段,还是电化教学手段都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当相辅相成,应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电教手段。

四、正确处理好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教科书中抽象出的概念、规律的关系

要明确观察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获得理性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观察的结果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融人物理教学之中,这将是一项长期的而且是非常艰巨的工作.教师只有熟练地驾驭电化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的作用。

上一篇: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讲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