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时间:2022-08-12 01:04:53

小议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课堂上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和学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现就我对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做一初探。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联系生活 生活资源 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3-01

一、将新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与开放性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性的,具有发展性的,不能任意拨高。要彻底改变课程脱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学术化和专业化过浓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所以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努力提升学习生活质量,克服“学科中心”的倾向,避免“偏”的弊端。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图形与变换”一节,课本从儿童最喜欢的游乐场进入课题,不但能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而且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到数学的存在,老师在教授过程中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既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将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融入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理解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低年级教学“元角分”时,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根据书本要求,可以创设一个游戏:模拟一个商店,请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是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愉快的巩固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

三、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生活,巩固新知,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新课程强调:“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手段和工具,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师要做到教授学生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习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解题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这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学生正是借助了生活中的经验,才解决了不一般的题目。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数学问题。

总之,要从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学习数学问题。现代化的数学教学需要更多的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应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提取学习内容,而且所选取的内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并将它们合理地应用到相关的数学教学内容中。

上一篇:我教《长方形的面积》 下一篇:农村小学语文的本位创新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