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觉的盲区与记忆信息的存储

时间:2022-08-12 12:28:49

视听觉的盲区与记忆信息的存储

摘要:信息能够被加工、存储和提取,是因为经过了记忆的三个加工阶段。感官记忆是信息存储的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视听觉来获取信息。但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出现“视听觉盲区”,也就是“看却没有看见,听却没有听到”,这严重阻碍了信息的下一步加工及最后的存储。这种“盲区”是由于遗忘速度过快,还是获取信息失败呢?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及有待继续探索的地方。

关键词:视听觉盲区;记忆信息存储;消除方法

1.引言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听老师或者朋友讲话,等他们讲话结束后要给予回应时,我却不知道他们刚刚在讲的是什么。于是,“盲区”出现了。

我们获取信息时主要是通过视听觉这两种渠道,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们通过视觉所获得的知识在学习比例中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听觉获取的信息量多,因此一旦“视听觉盲区”出现,将对我们获取信息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学习中,我也有一些“视听觉盲区”的经历。在一节数学课上,自己睁大眼睛盯着投影上的题目认真地看,但是当老师重新将题目写在黑板上的时候,我却想不起刚刚在投影所看到的题目内容。类似的情况,在高一时数学课上尤为明显,接近一个学期的数学课都处于“视听觉盲区”的状态,导致数学成绩半学期不曾及格。当时情景就是,老师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坐姿端正,睁大眼睛看黑板和老师,也努力地听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一节课结束后却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为什么会有“视听觉盲区”出现呢?

在生活中,也时常有这种状态出现。当朋友或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时,大多数人会发现不知道他们讲到什么话题了。如果说班级是一个较大的集体,出现这种状况稍微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这样一个小集体中,为什么也出现了“听觉盲区”呢?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的“视听觉盲区”,是因何而起呢?这对我们学习和生活方面记忆信息的存储造成了怎么样的损失呢?我们应该怎么提高视听觉记忆的效率呢?

2.信息的获得及存储过程

从接收信息的角度来看,有三种记忆系统: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理论上,短时信息的获得,是通过记忆的第一阶段——感官记忆获取的,信息通过人们的感官,才能够进行下面两个阶段的加工和存储。在人们的感官中,最主要的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视听觉,经过视听觉可以将新信息登记,与此同时将新信息中所具有的和以往知识相关的内容转化。这一阶段完成,紧接着感官记忆将转化为短时记忆,最后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把信息存储在大脑里。这就是信息获得和存储的一般过程,如果现实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都能按照这般简单的过程存储,就不会有遗忘等现象。

但实际上,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纯地加工和存储信息,与此同时有很多因素阻碍着信息顺利地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记忆的三个阶段都非常重要,但人们往往过分关注信息最后两阶段的加工,研究的重点相应也就是如何将短时记忆的容量扩大,如何将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和解码,以及使用何种记忆策略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有效地转化为长时记忆,忽略了初始的感官记忆的重要性。一个信息码要想最终存储在脑中,首先要能被感知,被注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用这两种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来感知和注意这些信息呢?

3.获取信息过程中视听觉是两种主要的感官通道

视听觉是最直观的感受,为我们传送极其广泛而丰富的信息。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通过视觉所获得的知识在学习比例中占83%,听觉占11%,而看到的信息人们能够记住30%,听到的能够记住20%。绝大多数学生习惯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很少是通过其他的感官来进行记忆信息的。

3.1视听觉的作用和效果要好于其他感官。

视觉能记住事物主要是凭借的是看事物的特征,再借已有知识理解此事物的含义,才使得感官记忆得以进一步加工,而且,在我们看某一段文字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发于心”的声音出现,使得我们在使用视觉获取信息的时候感觉效果最佳。听觉也是在学习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当一个人丧失视觉这一手段时,听觉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的感官方式)就会起到弥补作用,并且视障患者的听觉要比正常人的更灵敏。

3.2其他的感官获取信息效果不理想而且调用较为复杂。

其他的感官在信息的获取中,占的比例很少,如: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即使所获得的信息都得到有效利用,其获取信息的比重也很少。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我们很难能将信息以触觉或者嗅觉的方式传递给接受者。除了在实验和实践等极少数的情况下需要有嗅觉和触觉的参与之外,绝大多数的信息需要视听觉来接收,尤其是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信息已经被转化为码通过网络等方式传输,因此,我们接受信息也主要通过视听觉两种渠道。

此外,联觉会引起从视听觉的刺激作用触发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最终,信息得以存储,所以视听觉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是主要的方式。

4.视听觉盲区的成因及影响

本文所讲的盲区不同于医学中由于机能上的损伤所导致的视听觉盲区,生理上的丧失是不可扭转的损失,在医学中较难克服,只能通过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感知事物。生理健全的人也会出现“视听觉盲区”则是短暂的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所导致的。下面讨论正常人的“视听觉盲区”的起因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4.1视听觉盲区产生的原因。

在视听觉中出现了盲区,也就是“看却没有看见,听却没有听到”,这就是所谓的盲区。但是,我们这些视听觉所接收到的信息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的存储和加工?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我认为,出现视听觉盲区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4.1.1快速遗忘造成视听觉的盲区。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不能用于解释此处的遗忘,因为此时视听觉获取的信息并不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而导致的遗忘,而是短时间内的快速遗忘。视听觉获取信息进行存储这一感官记忆阶段的时间很有限的,产生1—4s的短暂记忆。

这么短的时间,信息要么通过有效的和有意义的加工进入短时记忆,要么迅速遗忘。视听觉盲区的出现,显然是因为信息没能够进入短时记忆中,并在这一阶段就已经给遗忘了。实验表明:当信息简单的时候,如:仅仅是一种颜色或图片或是一个单词时,我们的视听觉能够直接将这种信息转化为符号传送到记忆中,而不会发生遗忘。但当这些简单的信息码组成复杂的信息时,我们的视听觉很容易产生遗忘,也就会出现视听觉盲区——无意识的活动。

因此,从遗忘这方面来解释视听觉盲区的话,似乎是很合理的。尽管信息已经被视听觉所感知了,但是这种感知活动在1—4s的时间内,大部分的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就已经被遗忘了,很难再将复杂的信息在感官记忆中回忆起来,然后传送到短时记忆中。

4.1.2获取信息失败,形成“盲区”。

4.1.2.1主动拒绝接受信息,主动出现“盲区”。

开始的信息是接受者所熟悉的内容,而且熟悉的信息量过多,因此接受者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种感觉一旦形成一个信号就会发送到大脑中,紧接着大脑也会发出反馈信号,最终使得我们的视听觉作出相应动作。这一模式如图一所示:

图一

这种现象在学习者的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尤其是在复习旧课知识学习新课内容的时候,因此教师复习旧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信号,紧接着的新课要学习的内容也就会不被注意或被排斥。这样的一种主动拒绝接收信息,也是信息获取失败的一种表现,也是视听觉主动变“盲”。所以,当学生想再来看新知识的时候,尽管很认真地在看在听,但是此时完全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活动。

4.1.2.2新信息量过多,被迫出现“盲区”。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视听觉盲区”这种现象最容易出现。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每当在学习数学的新内容的时候,最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和“视听觉盲区”。原因在于,新知识过于复杂,导致无从下手,想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但是已有的知识需要较长时间的调动才能对新知识进行熟悉化和简单化。这样长的时间间隔,使得要获取的其他信息失败,当一个信息码获取不到的时候,这种刺激不能登记的话,就会迅速消失,同时会与不断输入的新的刺激信息混杂,就可能产生视听觉盲区。因为此时丢掉一个重要的码,头脑中一直在回忆和调动与此码相关的内容,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大量新码的接受。这样,一系列信息获取失败,我们的视听觉也就被迫产生“盲区”。大量新码堆积,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种只有S而得不到R的结果,那么大量的S也是无效的,最终还是不能存储到长时记忆中的。这一模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

感官记忆容量很大,但是一旦停留在此阶段加工信息,其他的信息就不会被感知和注意。

4.2视听觉盲区产生的影响。

这种盲区的产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很多重要的信息难以捕捉,而且一旦这种状态维持的时间过长,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处于长时间的分散状态并且很难集中。

在学习时,出现盲区的话,就可能会对大量知识不理解。这样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会产生,紧接着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最终产生厌学等状况。

在生活中,这种状态也是不能长时间存在的,当出现盲区时,无法回应同伴,会留给同伴和这个小集体一种不尊重别人和没有认真、热情等态度的印象,最终也会丧失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威等。

5.消除视听觉盲区的方法

视听觉盲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区获取信息有着巨大的损害,但是与机能上的视听觉受损不同,这种视听觉盲区是可以消除的。不论是快速遗忘还是获取信息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将全部的“能力”聚焦在所要获得和想要掌握的信息上。我认为,消除视听觉盲区的方法如下。

5.1在教学中,教师获取信息可以给学生任务和要求,利用任务和要求调动视听觉来积极获取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视听”。

利用任务驱动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不得不自觉地利用自己的加工机制,形成有意识感知。根据S—R原理,可以将许多不被学生认识到的刺激显性化。因此,利用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改变平时课堂中单纯的教师讲授,让学生积极起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盲区。

改变学习者的主动和被迫产生“视听觉盲区”的不良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减少和缩短复习旧课内容量和复习旧知识所需的时间,除非是在学习者的主动要求之下才有必要进行,否则一旦旧信息量大而且所费时间长,就会产生“视听觉盲区”。并且,新知识的难度要逐步增加,不能坡度太大,否则就会使得学习者只有S没有R,S—R形成不了,视听觉所获得的感官记忆仅存在1s,然后就遗忘了。

从上述方法来做,就会消除“视听觉盲区”。

我在开篇提到半学期的数学成绩不好,但是后来得到提高,自己的“视听觉盲区”是因为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存在难度,不能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所以得到的感官记忆在一瞬间就没了,即使当时是很认真地在听,却没有真正的反应。但是,在课后我对所学不懂的知识重新加工和再学习,这样逐渐理解了所学内容,在课堂上积极调动自己的视听觉,将S—R建立起来。

5.2在生活中,人们也会产生“视听觉盲区”。

但是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所不同,学习是有任务的,这使得学习者可能迫于压力等原因而没有调动自己的视听觉。但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视听觉盲区”是由于听到的没有进入记忆中,此时的大部分注意被分散到其他所想的事情上了,而导致“听却没听见”的现象发生。

要想改变生活中的这种状态,就要在别人谈论的时候,思维随着“声音”转动,这样“听就能听到”了。

6.结语

视听觉在我们的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信息可以被视听觉有效地编码并送到短时记忆中来而不是被遗忘和丢弃的话,感官记忆就可顺利地存储到短时记忆中并经过再次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

但是,目前看来,人们关注的仍是如何单纯性地扩大长时记忆的储存量,而没有考虑到怎样消除“视听觉盲区”,从而扩大长时记忆的容量。除了以上所提出的消除“视听觉盲区”的方法,其他的更加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呢?“视听觉盲区”的出现是否是其他的原因引起的呢?所有的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林详.学校物理信息标准与信息化建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Barbara A·Spellman,Daniel T·Willingham.Current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法拉·帕特森.剑桥年度主题讲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董奇.脑的学习与记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医学生跨文化学习策略对学习效率影响的调查和...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中高低语境文化对比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