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

时间:2022-08-11 11:48:01

浅谈建筑企业的危机管理

【摘要】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由于它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直辖市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和危险很大的行业。据资料统计,建筑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6%,在美国和香港分别达到7.9%和8.5%。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可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建筑业的发展的巨大障碍。

【关键词】建筑企业 建筑业市场

一、建筑企业危机的概念、种类

(一)建筑企业危机的概念

危机是由意外事件引起的危险和紧急的状态,它具有意外性、紧急性和危险性三大特征。

(二)建筑企业危机的种类

建筑企业危机的种类繁多,包括战略危机、安全危机、信誉危机、经营危机、质量危机、环境危机、财务危机、突发危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危机、安全危机、质量危机、经营危机、财务危机和信誉危机。

(1)战略危机。是指建筑企业在整体战略的制定上出现目标危机、企业在所处的行业无法保持市场占有率、宏观环境诸因素对企业不利、管理秩序混乱、管理层失去权威。

(2)安全危机。是指建筑企业面临的各种危及安全的各种因素,如不可预见损失(地震、洪水、火灾、狂风、雷电、塌方等灾害),有形损失(结构破坏、设备损坏等)、人为因素(盗窃、欺诈、计算机犯罪等)、政治经济因素(法律和法规的变化、战争和内乱、注册和审批、汇率波动、金融危机等)、员工健康和人身安全因素、环境污染等因素。

(3)质量危机。是指建筑企业的设计失误、忽略和错误;建筑工程层层转包、层层剥削、层层渔利;竞价投标、贿赂投靠、暗结集团、约定标价、共同分赃;偷工减料、以旧代新、以次充好;粗制滥造、工程质量低劣、产品质量问题频出;建筑工程无计划、无报建、无招投标、无开工许可、无工程监理、无质量验收等。

(4)经营危机。主要是指建筑企业预测失误、管理混乱、生产中断、财务失控、技术人才流失、公关危机、监控无力、污染环境等。

(5)财务危机。是指建筑企业成本失控、利润下降、财务状况混乱,贷不到款、贷款过多、收不到应收账款、资产收益率低等。

(6)信誉危机。是指企业不重视合同期限、不能如期履约甚至毁约、工程质量低劣,失去客户及消费者的信任、社会责任感差等。

二、建筑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

危机管理是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应付危机的规则方法和企业危机行为机制,探讨企业预防危机的手段和解决策略的一门科学。在危机发生之前分成四个阶段,即预防危机、识别危机、控制危机和解决危机。

(一)预防危机

首先要有危机意识,把预防危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敖管理程序;其次要将企业所有可能会对经营活动造成的损失的事件――列举出来,并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建立一套危机发生时的应急计划和危机管理队伍,以防患于未然。

(二)识别危机

首先危机管理人员在寻找到危机发生的信息时,应广泛地听取企业中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验证,从而确认企业是否发生危机;其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判断企业危机的种类;最后对确认的危机正确认识,制定危机管理的手段、方法和措施。

(三)控制危机

首先集危机管理人员,启动危机处理计划;让危机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危机的控制工作,确保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受损害;最后危机的控制应时刻关注消费者和员工的利益和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公司的利益,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解决危机

危机出现后,危机管理人员应针对危机的种类和产生危机的原因快速做出反应,利用企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按照危机处理计划和应对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危机,使企业的经营尽快走向正规。

三、筑企业开展危机管理的方法

(一)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信息

信息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尽可能地收集政治、经济、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竞争对手、供求信息以及企业经营过程中与企业发展和发展有关的信息,集中精力分析处理那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或潜在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信息,获得企业危机的先兆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危机,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进行自我诊断

企业诊断是专门用于帮助企业消除经营管理中的弊病,改善经营管理,开发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建筑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应进行自我诊断。然后决定每一种危机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先后次序;最后制定相应的抵制、缩减和减轻风险、威胁、危险的标准、规范和制度。

(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建筑企业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实证考察和分析企业危机现象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探询企业在常态下的识错防错机理和在危机状态下的治错纠错方法。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危机警度的预报,实施相应的危机处理预案,及时而有效地阻止或控制危机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扩散和影响,达到减少或避免危机损失的目的。

(四)建立危机管理计划

建筑企业首先应根据类型,管理的政策、计划管理、风险评估=危机事前控制、沟通政策、金融、法律和管理,预警和警报、危机指挥和协调、危机解决、危机恢复策略等。

(五)建立各种制度、标准和规范,强化危机预防、监控工作

建筑企业应建立各种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的操作规程和量化规范,只有可度量的指标才能成为有效控制危机的工具。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职责范围,并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强化危机的预防和监控工作。

(六)建立危机管理部门

解决危机,要求建筑企业迅速决策、快速反应。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快捷、高效的危机管理队伍和危机管理职能部门,这样在建筑企业遭受危机困境的危急时刻,由危机管理职能部门专职负责危机管理工作。

上一篇:运用过采样与成形信号技术的价值反思 下一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