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机勃勃的幼儿人文课堂

时间:2022-08-11 09:43:42

打造生机勃勃的幼儿人文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幼儿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精神层面出发,注重技能的培养,更应浸泡在人文生态的根系中,以此打造生机勃勃的幼儿人文课堂。

一、人文课堂一定是个性化的课堂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教师讲加法,教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两个。”学生齐声回答。教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的演示,最后,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小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充满了疑惑,举手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教师被说愣了,问爱因斯坦为什么。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学生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幼儿时,要倡导个性化和多样性,以此打造有创意、多维度和多侧向的个性化课堂。

二、人文课堂也是情境化的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确,引导幼儿在新颖别致的情景中“滚爬摸打”,幼儿的兴趣容易被点燃、思维容易被提升,情感容易被激活。

故事《半个西瓜皮》《萝卜回来了》《乌鸦和狐狸》,诗歌《夏天在哪里》,音乐《坐火车》《圆圆商店》《认识时钟和钟点》《认识整点和半点》等都是创设情境教学极好的范例。关键不在于是什么情境,而在于幼儿在情境中获得了多少。

三、人文课堂更是民主化的课堂

如何走近幼儿,真正和幼儿打成一片,需要教师真正蹲下身子,力争和每一个幼儿都有“私谊”。所谓的“近距离”并不是手牵着手,而是心连着心,以此创造浓浓的民主化课堂。

其一,要处理好“俯视”和“平视”。所谓“俯视”学生,就是展示自己的博学,使幼儿油然而生一种崇拜。所谓“平视”,就是和幼儿手拉手,共同成长,千万别颐指气使。其二,要处理好“自主”和“合作”。有些事情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建构。同时,更应注重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与协助,以此锻造自己,滋养自己,提升自己。其三,要处理好“细”和“略”。教学前的规划、细节把握、拓展延伸,都应该细致入微。但是,幼儿教育也应该要“粗略”一点,不能完全“抱在怀里”,应该由扶到放,给幼儿留一点自主自悟的机会,才能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和无限创新的可能。

上一篇: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下一篇:多渠道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