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三问

时间:2022-08-11 09:19:04

农民工返乡三问

08年金融危机时曾有一阵“回乡潮”,而今又来,但原因、性质已有所区别。

回流是大趋势?

在今年7月底、8月初的时候,部分地区农民工返乡潮见诸媒体。9月初,四川省南江县委书记刘凯告诉记者:“南江县有20万农民工在外,今年回流了不少。”共有1569人的南江县红光乡墨池村,往年在外打工的350多人,在今年就回来了三分之二。据四川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透露,“返乡农民工数量处于一种变化状态中,但今年四川省内转移的农民工数量首次超过了向省外的输出。”

“虽然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说明农民工返乡的总数量是上升还是下降,但农民工向中西部回流是一种大趋势。”四川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专家王卓说,“因为追求人力低成本,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迁移的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而新生代90后农民工的观念与以前的不一样,他们觉得哪里机会好、工资高、工作不辛苦,就到哪里去。随着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既然回到家乡也能找到同样的就业机会,这些地区的农民工自然会回流到家乡。”

“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深层次原因。”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专家孙自铎持同样的观点。但他同时认为,一些农民工回乡寻找改变命运的出路,是因为工资以及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东部沿海某些企业对农民工掠夺式利用的发展模式没有改变,许多从事高强度、高危险工作的农民工报酬依然低得可怜。致使农民工“用脚”对那些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的企业投了“反对票”,转向家乡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陈印军则认为,随着国家各种福利政策逐步普照农村,近年来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实行补贴,土地流转政策,新农村建设等,城乡差距就会缩小,这也会对外出务工农民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促使一些人毅然放弃“城市梦”,收拾铺盖卷回老家。

用工环境的改善以及照顾家庭等原因亦是促使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因素。“因为企业倒闭、解聘等原因而返乡的农民工的比例仅占10%,多数返乡农民工是因为家庭和土地等因素。在省内外打工的收入差距在逐渐减少。而在省外打工,生活成本高,照顾不到家庭。在省内打工,既可以照顾到家庭,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还可以防止家里的田地荒芜,而且不用背井离乡。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农民工愿意返乡。”四川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南江县红光乡党委书记何文斌告诉记者:“我们乡的墨池村完成新村建设后,居住环境好了,而且村里引进了几个大项目:杨梅基地,生猪基地等,农民可以在当地就业,所以农民工愿意回来。”

农民工带回了什么?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的回乡农民工创办各类实体2086个,产生了100亿元的产值,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农民工带回了资金,创办各类经济体,会刺激当地的需求和消费,增加就业岗位,就近解决了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王卓认为,回乡创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农民工返乡会带来效应之一。

中国目前有2.53亿的农民工,这些人中不少会回乡,他们中的精英会选择落户在当地的城镇,这必将对住房产生强大的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现在在城镇生活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已经接近6亿人,未来20年还有3亿左右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农民工回乡创业,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孙自铎说,“此外,农民工在创业中还会引导当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动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农民工返乡会使得家庭完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这是社会系统自我纠正的体现。不能小看这个问题,如果留守儿童自小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温暖,就会可能出现心理上的问题,长大成人后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王卓强调。四川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也持相同观点:“农民工返乡可以使农村出现‘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得到解决,尤其是留守儿童问题。”

那么,农民工返乡,会给当地带来哪些冲击呢?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当地农村的精英,他们在城市或工厂打工,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前沿的信息,在经济和精神上发生了变化。如果农村还是原来的治理模式,当地政府如果不及时了解农民工的政治上的诉求,回乡农民工必然会和当地的环境发生某种程度的冲突,而且回乡的农民工越多,冲突就会更加凸显。”王卓认为,“除此之外,随着返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如果此时地方政府不想法帮返乡农民工找到出路,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收入降低,回乡农民工便会变成农村的‘游民’,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回乡农民工除了给当地带来政治、经济、就业上的要求外,还有社会保障、身份上的难题。

“上世纪80、90年代出去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含量的提高,他们会因为缺乏现代企业对技能的要求而被淘汰掉,他们因病因伤或者大龄而回乡,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种地,对城市的依赖性强,却因身份问题而遭到城市的排斥。所以,我们在进行‘城乡统筹,两化互动’时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走相当长一段路。”四川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指出。

政府的作为在哪里?

“因为农民工数量庞大,是产业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劳务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经济的发展,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兰州商学院经济学专家许正凯认为,帮助返乡农民就业是当前政府部门不容忽视的工作,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正如总理所说“就业是天大的事”。

对于政府帮助回乡农民工创业,许正凯建议,有关部门除了政策上的优惠外,还应该从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如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扩大金融机构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给农民提供一定的市场信息、提供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环境等。

四川省通过引导扶持农民工创业来带动就业。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在土地、财税、工商等政策上的支持,给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创造宽松的环境。“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多是在沿海务工的工厂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他们带回了沿海先进的现代经营理念,但他们的资金量小,主要从事二、三产业,政府应该对他们进行扶持。”四川省农劳办相关负责人说。

不过,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姬书平则认为,“经济不景气,产品无销路,搞不好就会是死路一条,所以农民工创业办厂要谨慎而行。”

但王卓对于农民工回乡创业显得很乐观。“和上世纪80年代的集体乡镇企业不一样的是,回乡农民工创办的新一轮乡镇企业多数是个体企业,从而带动小城镇建设,产生新的需求。所以政府应该提前布局,提早谋划。”

对于回乡农民工精英会在政治上提出诉求,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未雨绸缪。在四川的遂宁市,当地政府在农民工中公选其优秀分子做副乡长,满足其政治上的追求。“但不少地方政府尚未意识到这一点。”王卓提醒道。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具体途径 下一篇:新生活与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