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时间:2022-08-11 06:58:13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11-0862-03

中图分类号:R 246.2文献标识码:A综述

[摘 要] 目的:反映国内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针灸治疗本病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98篇有效文献,分别发表在48种期刊上;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综合疗法是常用治法;阳陵泉、血海、内膝眼、犊鼻为常用穴位。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临床研究水平偏低;针灸作用机理研究不足;需进一步加强探讨综合治疗手段的最佳结合方案。

[主题词] 骨关节炎/针灸疗法;膝关节;文献计量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通讯作者:李宁(1970-),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医学与循证医学,针灸教育。e-mail: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LI Li,LI Ning,WU Bin (Rehabilitation and Acupuncture Center,Huaxi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flect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ie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OA),so as to provide thinking and evid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Method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KOA is carried out with bibliometric method,using CNKI as data resource.Results Altogether 98 papers are effective,which are published on 48 journals;more clinical studies are involved;combined therapy is commonly-uesd method,and Yanglingquan (GB 34),Xuehai (SP 10),Neixiyan (EX-LE 4),Dubi (ST 35) are commonly-used acupoints.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KOA is lower;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are insufficient;it is suggested that studies on the best combined program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y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 WORDS Osteoarthritis/am ther;Knee Joint;Bibliometrics;@ Knee Osteoarthritis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难治性、进行性、慢性关节病。临床症状以“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及肥胖人群,使其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4月WHO在瑞典召开会议,决定将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十年”,以期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项针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运动,力争在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取得更大的突破[1]。

以中医理论作为临床治疗指导思想的针灸治疗手段,由于在解决疼痛症状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故近年来运用于治疗KOA的临床报道也逐年增多,成为目前针灸科适应证之一。但国内尚缺乏针灸治疗KOA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故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针灸治疗KOA的现状、发展和未来的前景做初步的评析与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和方向,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有所裨益。

1 资料和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资料来源,以“膝关节,骨关节炎、针灸”为检索入口,年代限定在2001―2006年,语言限定为“中文”,共检出针灸治疗KOA的文献114篇,对所检文献进行逐一整理,去掉重复的、有关类风湿病的以及与针灸治疗无关的文献共16篇,共获得有效文献98篇,分别从它们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文献类型、研究方法、常用治法、常用穴位几方面对其研究现状、治疗规律、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 (见表1)

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水平。确定文献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大致揭示科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规律[2]。根据有关文献数量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是文献分析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方法。由表1可以看出,文献量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针灸治疗KOA的实用价值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讨论针灸治疗KOA的文献逐渐增多,应该较乐观地看到该领域是值得针灸学界进一步研究的。

2.2 纳入文献的期刊分布

98篇针灸治疗KOA的文献分别刊载在48种期刊上。不同载文量的期刊分布统计结果为:发表1篇的有32种期刊,2篇的有6种期刊,3篇的有5种期刊,4篇的有2种期刊,5篇的有1种期刊,10篇及以上的有2种期刊。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针灸临床杂志》,有15篇。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这10种期刊占6年载文期刊总量的20.8%,共载文54篇,占6年总文献量的55.1%。说明以上10种期刊是KOA针灸治疗研究者的主要阵地。

由统计结果可见,文献的期刊分布较分散,集中程度相对较低,且有2/3发表在影响力一般、办刊水平较低的非核心期刊上,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比较低,社会影响力还不高。

2.3 纳入文献类型的分布

从文献研究类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出各类型文献的数量及所占的百分比,对广大医疗工作者了解该研究的现状和掌握医学科研研究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在98篇相关文献中,临床研究类文献(文献中必须有明确的病例报告)77篇、实验研究类文献(文献中必须有明确的动物实验)2篇、综述类文献10篇、其他类文献(包括会议报道、个人临床心得、学术探讨等)9篇。统计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针灸治疗KOA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上,以单纯性经验总结为主,实验研究特别是作用机制研究不足。针灸治疗作用机制研究,对探索针灸作用的生理病理基础及指导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查全率有待提高,但以上结果仍然表明我国的针灸治疗KOA的实验研究面临严峻形势,未引起该领域临床及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

今后应广泛开展实验,加强其作用机制研究,尤其是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组织学等角度拿出实验数据来支持针灸治疗理论,为进一步推广针灸的临床运用搭建推广平台。

2.4 文献研究方法的分析

对所检出的77篇临床类文献逐一阅读后,笔者发现,目前针灸治疗KOA的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水平普遍不高。文献以描述性、回顾性研究为多,前瞻性研究少,真正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的文献更少;不少报道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仅简单描述为随机分为多少组,未论述采用何种随机方法;有1/3的文献未设立对照;未有一篇提及盲法原则。尽管针灸疗法中盲法原则实施有困难,但也应进行一些探索与尝试。国外有人用假经皮电刺激(TNS)作为安慰处理,可供参考。今后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科研设计,严格遵循随机、对照、盲法原则,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和临床研究水平,使之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靠性,增强说服力。

另外,笔者注意到,大多数文献的疗效评定标准不客观,不统一,不少文献仅简单叙述为显效多少例、好转多少例、无效多少例,没有规范的量化指标,这无疑影响了针灸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削弱了论证强度,也给各种针灸方法的总结和交流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制定客观的计分观测法,并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公认的观测指标,以利于不同疗法的疗效比较与推广。KOA中医称为“骨痹”,中医对其有独特的认知医学理论、丰富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诊疗方面存在着疾病名称不规范、证候分型无标准、治疗方案不优化、缺乏一种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等问题[3]。制定规范的KOA针灸诊疗方案,拟定各种治法的标准操作规程是切实可行的解决之法,乃当务之急。对其诊疗方案进行整理和规范,有深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骨与关节十年”活动战略之一:“使预防、诊断和治疗骨关节肌肉疾病的方法建立在实证(有依据) 的指导原则之下”的精神[4]。

2.5 临床类文献常用操作分析

针灸治疗KOA临床报道较多,在77篇临床研究类文献中,各家采用针灸操作的方法迥异,既有传统的毫针刺法、刺络拔罐法、火针、温灸法等,也有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起来的电针、穴位注射法、针刀疗法等。为了统计方便,将火针、电针、微波针等归为针刺疗法类,将凡是采用2种及2种以上的治法归为综合疗法(包括针灸配合推拿、运动训练以及针灸结合中药内服、外洗、中药离子导入等)。针灸操作分类统计见表4。

由表4可知,运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多种方法结合的综合疗法所占比重最大,接近3/4。KOA是一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的疾病,对这类退行性疾病,单纯针刺或艾灸,所取得疗效是有限的,希冀单一疗法立竿见影,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5]。采用综合疗法可以弥补各种疗法之不足,优势互补,内外结合,标本兼顾,提高疗效,故被许多医家采用,相关报道最多,是目前针灸治疗KOA的常用方法,也是未来治疗发展的趋势。在针刺疗法和综合疗法的70篇文献中对其具体针刺方法做了统计:采用温针灸及针后加灸的有39篇,能加强温经通络之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刺络拔罐与刺络放血10篇,能加强活血祛瘀通络之功;火针4篇,电针5篇,还有运用梅花针、刮痧及关刺、巨刺、齐刺、透刺等不同刺法。另外,在综合疗法中,除了不同针法的结合、针药并用外,还有针灸与中频、超短波、微波、气疗、肌肉训练疗法等联合运用。

随着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治疗手段会不断改进与更新,临证时,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适宜的治法,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如何实现针灸与之更有效结合,推动针灸学不断创新与发展,并最终找到综合治疗KOA的最佳方案,这应是未来针灸治疗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之一。

2.6 常用穴位的统计分析

合理的组方配穴是针灸取效的关键之一。在77篇针灸临床研究文献中,虽然针灸操作手法报道迥异,但临床取穴尚较一致,均以“局部取穴”与“远端配穴”相结合为主,主要以膝周经穴和阿是穴为主,且疗效显著。每次治疗的穴位数量在5~9个左右,其中主取3~5个,配穴2~4个。对穴位使用的频数进行统计,排名前12位的穴位见表5。

由表5可见,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足三里等膝关节局部穴是针灸治疗KOA的常用穴位。中医学认为KOA多为体虚,复感外邪,闭阻经络而发病,如《张氏医通・诸痛门・膝痛》:“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 故治法以“祛风散寒,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主。KOA疼痛主要集中在内外膝眼处,故犊鼻、内膝眼是局部取穴。阳陵泉为筋会,《针灸甲乙经》:“筋急,阳陵泉主之。”阴陵泉系脾经合穴,气血化生之源,《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透针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血海为血会,《针灸甲乙经》:“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灵枢・四时气》:“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由此可见选择以上穴位是有充分的理论和临床依据的。诸穴相配共奏祛风湿、散风寒、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之功,为治疗KOA最普遍应用之方。另外,陶群等[6]、伦志坚等[7]报道以针刺腹部关元、气海、大横等穴为主配合膝关节局部穴位,疗效优于单纯局部取穴,李晓昊等[8]报道单取曲池穴治疗KOA有良好疗效,可供临床参考。

3 结语

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在载文量年份分布上,针灸治疗KOA文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其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在文献期刊分布上,比较分散,且多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社会影响力不高。在文献类型上,临床研究类占主导,以单纯性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验研究,作用机制研究不足,所以尚无法提出治疗有效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针灸治疗KOA的临床运用。今后应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不断探讨与证实针灸治疗作用机制,以更准确有效地指导临床应用。在研究方法上,文献研究水平普遍偏低,今后要制定规范的针灸诊疗方案和疗效评定标准,规范临床科研设计,提高论文的质量。在操作方面,运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以及中频、微波、气疗、肌肉训练等多种方法、手段结合的综合疗法是常用操作,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法,以实现优势互补。随着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更好的疗法产生和应用,如何在发展与研究针灸疗法自身的同时,探讨其与其他治疗手段特别是新疗法的关系,并联合之,使之为针灸防治KOA服务,以实现推动针灸学创新与发展并最终找到综合治疗手段的最佳结合方案的目标,这应是未来针灸治疗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之一。在穴位组方研究上,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足三里是常用穴位,可见膝关节局部仍是取穴的重点部位,但未来应注意对选穴规律的探讨,是否尚可根据全身情况辨证取穴,灵活运用不同疗法和各种针刺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疗效是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4 参考文献

1 Drezner MK.Decade of the bone and joint.J Bone Miner Res,1999,14(1):2

2 邱均平.文献计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58

3 刘向前,姚共和.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医病、证名称及中药治疗现状述评.中医正骨,2004,16(1):47

4 张乃铮.骨关节10 年(2000~2010)的启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5):261

5 姚共和,刘向前,李建斌,等.中医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治疗情况.中医正骨,2005,17(7):5

6 陶群,陆惠新.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3,23(12):719

7 伦志坚,叶继英.腹针结合局部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广东医学,2006,27(1):12

8 李晓昊,黄清春,沈鹰,等.单刺曲池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68例.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27

(收稿日期:2007-05-24,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中药外敷合针刺治疗烧伤30例 下一篇:阻力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0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