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1 04:03:05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使命,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体育相对城市学校体育而言,凸显出更多的问题。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对策,旨在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教学现状 解决对策

学校体育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为新世纪培养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我在农村中学的多年工作中发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严重不足,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技巧、体育理论知识方面徘徊不前,这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以下是我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的分析及为解决现状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学校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存在问题

在农村中学里,为了学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这些观念影响新课改前提下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经过对本地多所农村中学调查,90%的学校每周仅开两节体育课,随意缩减体育课,并且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都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它用。或是用于补习其他课程、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极大地阻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学校体育老师的素质和观念存在问题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存在问题,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强,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3.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存在问题。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既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更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的练习兴趣难以激发,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地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解决农村体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旧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领导应端正办学思想,既要抓升学率,更要抓普及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2.加强体育老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体育老师要参加业务进修,自觉“充电”,用现代工业教育观武装自己的头脑,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动机,对体育的兴趣永存。从初一新生起,就要在贯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主动体育和快乐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中感受体育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及智力的完善。

3.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具体措施: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与其他发达地区学校结成互助学校,从几个方面解决。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4.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觉得,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晚期学生精神生活中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丧失了自由支配时间这一巨大财富,自由支配时间对全面发展,对智力及审美兴趣和需要的形成,都是不可少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5.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利用电教等工具。

加强宣传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措施,上好体育理论课,组织室内小组型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现有问题提出的对策,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增强体质,而且培养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庆林,等.体育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下一篇: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动画设计原理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