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集约化\流程化\精益化发展

时间:2022-08-11 03:44:16

提升企业集约化\流程化\精益化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为目标,紧紧围绕“两个转变”,以集约化、流程化、精益化管理为重点,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先导,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手段,重新整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业务流程,实施生产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建设一体化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施生产标准化和检修集约化,走出了一条全面快速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资源配置管理措施

0 前 言

实施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生产管理集约化水平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全省统一的生产组织机构以“安全第一,稳妥有序”为准绳,按照“一部四中心”的原则优化生产管理的组织体系,地市局的生产部按照准事业部模式设置,成立输电运检中心、变电运行中心、变电检修中心和配电运检中心四个生产中心,作为地市局的二级单位,由生产部对其进行归口管理。“一部四中心”生产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打破了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的生产管理格局,有效地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公司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运作、优化配置的能力。

1 集约化管理措施

1.1 加强生产应急系统建设,构建集约化的应急抢修机制

全局从集约、快速、高效出发,建立完善了输变电及配电应急抢修队伍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了以输电运检中心为抢修主体的110千伏电网应急抢修机制,负责全局110千伏电网设备的应急抢修;建立以变电检修中心为主体的区域电网应急抢修机制,跨区域调配抢修资源,提升110千伏电网设备重大故障异常应急响应速度;建立以配电运检中心及各市、县供电局抢修突击队为主体的配电网应急抢修机制,按照属地化、分职能、全方位快速响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抢修体系,细化应急抢修工作流程,落实应急抢修工作职责。全局生产应急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局应急抢修的集约化水平,提高了全局应急抢修的应急响应速度,提升了全局对突发设备故障的响应能力、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1.2 开展输变电设备的集中检修,推进检修的集约化

为进一步加强供电安全生产工作,合理配置检修资源,按照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对全局110千伏变电、线路检修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将县局从事的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集中到专业管理所,由专业管理所统一管理和实施集中检修。220千伏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的调整工作将按照省公司统一安排调整到省超高压检修公司,2011年已完成了110千伏设备的检修管理的调整。专业管理所集中检修的实施,促进检修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了检修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检修质量的提高。

1.3 优化检修策略,全面实施状态检修

针对电网发展、设备数量增多、人员不足、装备水平提高的状况,市局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调整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按照省公司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以安全、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2009年全局建立了状态检修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健全了相关制度,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验收,在系统内全面开展了状态检修工作。

1.4 深化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推进运行操作的集约化

积极开展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目前,全局负责运维的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已采用省公司500千伏集中监控中心,实行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已实施“集中监控、分设维操队”的运行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调度操作管理模式优化”,实现了市、县调度操作量的优化分布,大大缩短了设备停复电时间,确保了“三个零时差”。运用同业对标成果,大胆尝试开展了“检修人员从事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倒闸操作”,全局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无人值班率已达到98%以上,有效适应了电网技术发展,减少了变电运行人员数量近300人。

2 流程化、精益化管理措施

2.1 以可靠性管理为龙头,强化生产精益化管理

强化指标管控。把管理指标分解到基层单位并与生产计划紧密结合。通过加强综合停电计划管理,月度计划编制完成后再返回测算可靠性指标是否满足控制指标。坚持检修以计划为指导,严格控制一切计划外的停电,计划外停电坚持“一支笔审批”且必须同时测算对可靠性的影响。

强化作业组织管控。加强对作业的组织和管控,量化下达公司各项作业的标准控制时间。事前严格审查方案组织和技术措施,严格按照计划时间控制施工时间,采取调度和运行操作提前的方式避开晚间闲置时间。合理安排多工种多班组平行作业与交叉作业相结合,必要时集中全局力量和引进外力集中作业。

切实强化综合检修协调。在一次停电时间内按照提前编制的检修方案,综合消除设备隐患和缺陷,开展设备周期性维护,建立规范化维护报告,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设备非计划停运几率。杜绝设备重复检修造成时间、人力、物资的浪费。从历史数据库中认真分析设备缺陷分类和成因,科学安排备品备件,改进设备安装、检修工艺,加强设备在线检测。

不断优化配网结构设计和改造。通过加大配网的分段和互倒互供能力,实现配网设计、施工和设备选用标准化。努力解决当前配网雷击故障、计量箱故障、客户产权设备故障、外力破坏故障等主要因素。优化配网故障抢修流程,提高抢修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带电作业管理,拓宽带电作业项目范围,提高带电作业水平。确保所有配网接入全部实现带电接入。

2.2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评价体系

一是对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工作绩效排名。市局生产部每月初对各基层单位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和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并以月报的形式。每季对各基层单位同业对标指标排名,在季度生产工作会议上通报。

二是开展生产管理典型经验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典型经验交流是全面提高各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交流和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提升全局生产效率和效益。市局明确典型经验的报送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部,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联系、沟通和协调。各基层单位是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编辑和报送工作的责任单位,设立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保证报送材料的质量。典型经验的报送与采用率也列入了每月的生产排名。

三是建立生产管理月报制度。市局生产部每月初编制生产管理月报,主要包括:当月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当月主要生产活动情况;当月工作评价(包括对下级单位工作评价);下月工作计划;典型经验交流等。

2.3 严格执行生产例会制度,确保作业现场能控在控。

强调周例会的严肃性和周例会安排工作的严肃性。周例会是各基层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挥生产、管理安全、督导作风的重要平台。通过周例会,能有效安排本单位一周的生产活动,协调与基建、营销、农电之间的生产配合,明确一周内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是提高基层单位生产管理的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为确保周例会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确保周例会内容的严肃性,主持的严肃性,周例会安排工作的严肃性。

临时工作必须按照已经固化的审批流程办理。临时工作包括事故抢修和未列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又必须进行的其它临时工作。事故抢修审批流程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其它临时工作,必须由县(城区)局、专业所主管生产领导签字认可,指派把关人,然后提交周例会讨论、审核。未经过周例会安排的其它临时工作,原则上调度不应予以安排;非进行不可的,一律按故事故抢修审批流程办理,事后按第一类非计划停运进行内部考核并追究有关部门管理责任。

强调周例会的闭环管理。一是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担负起生产例会闭环管理的责任,通过周例会全面掌控生产活动,周例会上提出的问题、安排及要求必须形成闭环,落实责任考核,并在会议纪要中明确。二是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加强对下级单位周例会开展情况检查指导,每周对照发出的工作票检查周例会纪要,对照周例会纪要检查工作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通报批评。三是各级安监部门加强对周例会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敦促各单位开好周例会,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指挥通畅、务实高效。

2.4 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

全面实施生产标准化,标准化是精益化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生产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程序标准化,装备配置标准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要求,全局以技术标准统领生产管理工作,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主要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标准200多条,编制设备运行、试验、检修等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00多篇,将危险点预控、质量控制、环境因素,控制落实到现场作业各个工序中,规范生产现场的人的作业行为,把原有的以作业面为管理单元的粗放管理模式,变为以现场各工序及其流程为质量控制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现场作业安全、质量的可控、在控和能控,又为生产的精益化奠定了基础。

2.5率先实行输变电设备检修定额,推进精益生产

针对生产检修缺乏定额、且取费项目不统一,检修外包业务缺乏合规结算依据等问题,为推进全局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开展,规范检修项目的预(结)算工作,统一检修项目预算的内容构成、费用分类及计算标准,合理控制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生产费用的使用效率和电网运营效益,市局率先在省公司系统内施行了《湖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检修定额》、《湖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检修项目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检修定额的实施进一步促进输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精益化管理,为强化生产成本预算控制,有效控制检修成本,扎实推进生产运营的“三节约”活动夯实了基础。

3 实施效果

3.1生产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新模式的实践改变了过去生产管理人员重干活,轻管理的弊病,使生产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能从精益化角度审视业务流程,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制度管理人,流程管事的良好生产管理秩序,输变电设备的重复停电率大大降低,2010年全局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变压器和断路器的重复停电率同比分别下降了5.605次/百条,4.275次/百台,2.917次/百台;客户报修相应时间和抢修时间大大缩短,故障停电平均时间持续时间和平均停电次数2010年同比下降0.464小时/户和0.049次/户;人均维护的设备数量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3.2 有效控制了生产维护成本

新模式的实践促进了生产管理的创新,生产管理的创新又降低了设备的运维成本。状态检修的实施使主设备的检修基准周期平均延长了1.5倍,全年检修工作量同比下降20%以上,检修定额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大修、技改成本;2010年带电作业次数达3348次,同比上升了4.77%;推行带电水冲洗使全年变压器停运率降低了5%;调整运行和检修管理模式,培养一专多能技能队伍,推行跨专业综合作业,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了检修和运行操作效率,按国家电网公司2008版最新生产人员定员标准测算全局输、变、配、调度实际工作人员比国网公司定员标准少25%,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上一篇: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施工控制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