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家庭在创新与实践中前行(上)

时间:2022-08-11 01:52:24

中国数字家庭在创新与实践中前行(上)

如果家庭内部的数字设备都能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数字宽带与外部的3C网络实现互联,可识别的数字内容能在各种设备间及家庭内外自由传输,那么,人们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存取家庭中的数字内容,从而让全球都变成沟通方便的大家庭。虽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数字家庭势必会渐渐从梦想迈入现实。于7月18日~19日在北京举办的“2007中国数字家庭产业峰会”上,来自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生产商、芯片及软件供应商等产业相关人士就构建数字家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新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共谋数字家庭蓝图。

缺乏统一标准和控制软件阻碍数字家庭发展

数字家庭可提供的业务/服务包括家庭内部数据及娱乐资源共享、家庭内部家电控制、家庭安防、视频通信、互联网访问、视频点播、网络游戏、远程控制及检测等,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服务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梁峰指出:“数字家庭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发挥产业的集体优势,共同开拓出更为广泛的市场空间,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这其中,产业合作、产品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服务质量的提高是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正受到标准不统一、产业链不完整、应用环境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阻碍。

两大标准待统一

为了实现各厂商不同数字设备之间的互操作,就必须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各厂商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目前我国的数字家庭市场上存在着闪联和e家佳两大标准组织,并难以统一。梁峰表示:“合作的产业经营形式至关重要,集中优势力量从竞争走向竞合,营造和谐的发展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数字家庭产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而特意的标新立异也层出不穷,从这个角度讲应该制订共同的标准。”

闪联7c战略打造7赢格局

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的3c融合和协同是数字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于是,3C协同产品也必将会成为未来的市场热点。据中怡康、IDC等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3C协同终端的市场规模可达1673.1亿元,全球将超过8000亿元。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清涛指出:“全球的企业和组织都正在抢占这一巨大市场,中国企业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就将重蹈DVD产业的覆辙。”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7月,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等大企业发起成立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简称闪联标准工作组。2005年12月,“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闪联标准的产业化进程开始启动,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闪联品牌及相关标识运作;闪联公共基础协议、平台开发和升级源代码;提供闪联应用解决方案;专利池建设及维护、授权;闪联产品测试认证及授权管理等。

闪联(IGRS)标准是数字3C设备的交换技术和接口规范。在一定安全机制的保证下,IGRS标准能支持各种3c设备的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的全新网络架构,为未来的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创造健康清晰的赢利模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方式。据刘清涛介绍,目前闪联已建立起局部互联互通标准,未来将实现数字家庭全场景的互联互通标准,并将标准延伸至3C网络。

本着“公平、开放、兼容”的原则,闪联的国际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2006年7月,IGRS标准提案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SC25正式立项,并于2007年3月通过委员会草案(cD)阶段投票,目前已经进入最终委员会草案(FCD)阶段,有望成为3C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同时,闪联也正在和IPv6论坛、CEPCA、UPnP论坛等国际组织开展技术合作。

目前,闪联工作组的会员单位已接近100家,市场上销售的闪联产品超过20款,包括闪联PC、闪联笔记本、闪联手机、闪联投影仪、闪联打印机、闪联电视等。2005年,各种闪联终端的销量超过100万台,2006年的销售量达到了200万台。2007年,闪联计划推出的5款自主研发产品是闪联无线高清电视模块、闪联无线终端(BOX)、闪联海量硬盘影音播放器、闪联无线投影仪和捆绑预装的闪联软件ANYCOMM V3.5。

刘清涛表示:“我们在今年提出了新的7C战略,在原来3c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互联互通、内容、版权、芯片等4个方面。希望能形成包括政府、网络运营商、内容运营商、终端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创作者、消费者在内的7赢产业格局。”

e家佳的u时代战略

在中国数字家庭标准的产业化进程中,另一个标准组织“中国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ITopHome(简称e家佳)于2004年7月由海尔集团等7家企业发起成立。目前其联盟成员已扩大到250多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家庭网络标准产业推广组织。

e家佳标准体系可分为五个部分:体系结构、信息格式与安全、通信协议、服务接口和设备规范。体系结构中包括家庭网络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以及互操作性参考模型。信息产业部家庭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王钢表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操作的平台,可以支持e家佳的标准被其它的标准互联互通。”另外,信息格式和安全方面包括家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家庭网络数字版权保护和音视频信息格式;设备规范则指家庭网关、多媒体中心、一般设备及手持移动设备的相关规范;通信协议包括家庭控制子网协议和家庭主网协议;服务接口涵盖了家庭网络管理服务和家庭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同时,e家佳也与国内和国际组织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在国内,他们与BWIPS工作组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进行了合作,并在技术标准和产品领域积极配合支持相关国家标准(WAPI、WPAN);在家庭多媒体应用方面采用了AVS多媒体编解码标准规范;在家庭网络运营管理服务接口方面,与网通、电信、移动、联通合作提供了家庭网络服务平台。国际化合作包括与UPNP联盟合作开发家庭自动控制网络技术、与Z-wave合作开发家庭网关,以及采用UWB技术开发家庭多媒体娱乐系统。

海尔是e家佳联盟中最活跃的厂商。基于e家佳家庭网络标准,海尔去年了全新的家庭网络平台U-home,提供全套的U-home家电产品,定位于提供无处不在的智能家庭生活体验。U-home是指以U-home智能家电系统为载体,通过无线网络,实现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和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共享的系 三种做法。首先,可以采用跟数字电视平移相配套的方法,一步到位地为高端用户配送家庭媒体中心。他解释说:“数字电视平移项目中,每个家庭需要的数字接收机大约是400元,我们的家庭媒体中心的成本不到1000元,我们可以用成本价跟运营商合作,用户只要补上差价便可获得更好的服务。”第二种做法是配合高清平板电视的销售,以买一送一的捆绑方式向客户赠送产品。最后一种方式是配合电信的宽带业务,以月费代租金的方式让用户免费使用。

基于HAMA接口的多媒体网络电视图谋摆脱机顶盒

据权威机构预测,全球网络化数字电视的出货量到2009年将达到1.5亿台。目前的电视机要成为网络化数字电视,必须增加各种功能的机顶盒。为了使电视机本身能够摆脱机顶盒成为数字化应用平台,香港画佳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HIMA(Hyper Intefface for Media Access)接口,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HAMA接口兼容现有各种电视的音视频接口,包括电源信息、控制信息,音视频信息及备用信息四大部分,能对电源管理、控制信息、音视频信号进行控制,其结构和功能可以进行扩展,可靠性强。同时,HAMA接口的造价较低、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的生产与普及。

画佳多媒体网络电视方案是基于I-IAMA接口将数字显示和DVB、DVD(或DVR)、网络视频有机结合起来的产品,既能完全体现数字电视源显示标准,还能收看不同类型的数字电视源(如数字广播源、数字播放源及网络视频源等),也能完成现阶段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

据画佳集团董事长幸琳介绍,网络引导器是画佳多媒体网络电视方案的核心组件,目前已申请专利。网络引导器能够引导消费者进行网络应用,并具有系统维护、系统升级和收费管理等功能。

中兴数字家庭Dhome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从2000年开始拓展数字家庭终端的市场。其全面的数字家庭Dhome解决方案涵盖了家庭通讯、家庭娱乐、家庭办公、家庭网络管理等领域,包括家庭网络的核心设备家庭网关,与网关配套的WLAN产品、蓝牙网关、IPTV机顶盒,蓝牙手持终端等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整体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等。该方案通过家庭网关将公共网络功能和应用延伸至家庭,提供有线、无线多种接口统一接入和管控各类家庭终端设备,为家庭网络提供防火墙、QOS保障、TR069远程网管等能力,并可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多重业务。

中兴通讯可向用户提供高中低档不同系列的固网终端设备。据公司多媒体终端产品全球市场策划总监王美丽介绍:“H系列的家庭网关主要针对西欧市场,设备中同时具有ADSL、WIFI和蓝牙接口。目前我们也推出3款针对国内运营商定制的H系列设备。I系列主要针对北美市场定制,主要是基于SIP协议等VolP的家庭网关。w系列主要注重WIFI功能,可以满足运营商部署无线局域网的要求。B系列为IPTV机顶盒。”

目前,公司已经在国内的IPTV市场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在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区都开展了IPTV的业务。ZXVl0 IPTV/VOD整体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电信运营商多媒体服务而设计的综合解决方案。该系统可提供IPTV、VOD(视频点播)、NVOD(准视频点播)、EPG等多种宽带多媒体业务,系统全面支持xDSL和FTT~接入,支持MPEG2、MPEG4、WMV9等多种音视频格式,能够在为运营商提供具有极高竞争力的、特色鲜明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商的收入。该系统主要由中间件、流服务器、内容处理设备、STB及网络平台组成。

王美丽指出,售后服务也是公司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公司可提供整体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该管理平台支持TR069管理协议,可以轻松地实现家庭设备的配置、操作以及管理功能,并更好地实现三重播放服务,同时也可以帮助服务提供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TR069是目前宽带领域最受关注的管理体系协议,它提供了详细的CPE设备和业务管理框架,可以支持VolP、lPTV以及数据等众多全新数字家庭业务。另外,中兴还可提供家庭网关的零配置解决方案。王美丽表示:“申请了该服务的用户不需要做任何配置,直接将设备接通电源就可使用。我认为这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UTI机卡分离和家庭网络DRM器求更多增值应用

电视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开展更多的增值应用。信息产业部机卡分离UTI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数字版权保护论坛家庭网络标准组组长兼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王兴军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增值应用具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多种应用的地域性差异,目前市场上存在20多种CA(条件接收)、30多种EPG(电子节目表)、50多种下载器、至少5款中间件,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机顶盒本增加,数字电视一体机无法上市。系统升级的时间性差异也是增值应用的一个特点。由于新的应用不断涌现,迫使硬件不断升级更新,市场上急需低成本的升级途径。第三个特点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用户个性化差异,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的应用。

另外,在数字家庭中,电视、PC、存储介质、便携终端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于是,内容提供商就会对互联互通提出版权保护的要求。家庭网络的内容保护技术可分为3种:提供运营商到家庭机顶盒传送层保护的CA、提供家庭设备间传输层保护的连接保护(Link Protection),以及提供内容生命周期端到端保护的DRM。

针对这些需求,王兴军介绍了由清华大学提出的UTI机卡分离和DRM技术方案,其目标是实现音视频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分离、实现信道解调与解码的分离、并实现DRM和连接保护功能。UTI方案可支持多种数字电视应用平台,软件升级方便,硬件升级成本较低,并具有多种应用模块。因此,可有效解决数字电视机顶盒面临的地区差异性、时间差异性及用户差异性这三大瓶颈。

UTI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传送层、会话层、应用层等5层协议,物理层采用了USB2.0标准。数字电视UTI机卡分离标准的起草和测试工作历时四年已经完成,预计标准将于今年颁布。已经量产的UTI机卡分离接口芯片TUSB具有USB2.0高速通用主机接口和UTI协议主机接口。其DRM功能能够从防非法用户、防非法设备、防非法节目等三个方面提供保护,具有高可靠性、多功能、免移植、高效率、可扩展、低成本、支持双向网络等优点。王兴军表示:“目前,机顶盒与电视厂商已经完成了基于UTI机卡分离产品的量产准备并开始供货。”

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可以另有选择

数字电视中间件是指位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内部实时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部分,包括协议、API、适配层三个要素。中间件终端系统需要对音视频节目进行接收、分析与管理,它要与前端系统设备相连接实现媒体传输和媒体控制功能,还要与CA或DRM系统连接实现对内容的保护。中间件终端系统还要负责数据业务信息的处理,如与增值业务平台互通实现各种增值业务功能,或是处理业务平台对音视频的调用与管理。此外,中间件终端系统也要与网络管理系统连接实现网络管理功能,与下载服务器连接实现软件版本升级管理功能,与系统设备连接实现用户认证、网络安全策略、软件认证等安全管理功能。

目前,数字电视中间件主要有欧洲的MHP、美国的DASE、日本的STD-B23这三大流派。深圳茁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丁中介绍说:“由于国际中间件巨头相互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终端无法实现互操作性,因此出台了融合各家终端模块的大拼盘,以实现分析不兼容数据的目的。但这样一来,各家终端模块具有不同的升级需求,又都要收取版权费,因此,中间件的总体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他认为,中国应该制定自己的中间件标准,开放终端系统技术,降低应用开发门槛和成本。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制定小组提出的是以Java为必选,以HTML为可选的方案。丁中认为,这种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他表示:“目前Java的许可费为每个终端80美分,再加上虚拟机的许可费,实际成本会达到至少2美元;而HTML和Javascript的许可费是0。因此,数字电视中间件应该以HTML为必选,辅助以Javascfipt,将Java作为可选,供高端用户选用。”丁中指出,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市场依据。目前,茁壮开发出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中间件浏览器已占据了70%的国内DVB市场,并占有30%的全球IPTV市场。

茁壮开发的中间件浏览器可支持几十种芯片和操作系统,已被80多家机顶盒厂商采用,保证了运营商选择机顶盒的自由度。其产品支持近10家主流厂商的前端服务器、中间件,保证应用内容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同时,公司也在积极配合信产部、广电部及各运营商、技术厂商起草、制定、测试国家,行业标准。截至2006年1月,茁壮的IPTV终端软件已经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等地获得大规模商用,实际使用数量超过100万。他们的技术可扩展支持CSS、HDTML、Java游戏、Macromedia Flash等功能。为了更好地丰富Web的表现形式,公司已经投入对AJAX、SVG等Web2.0特性的开发。另外,其产品对终端硬件资源要求低,并具有可移植性强、移植周期短的特点。

上一篇:高压离线式高亮度LED的新型恒流控制电路 下一篇:EMI及无Y电容手机充电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