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识字课

时间:2022-08-11 01:47:24

浅谈如何上好识字课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识字课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机械灌输的少了,自主探究的多了;枯燥乏味的少了,有趣新颖的多了;封闭单一的少了,开放多元的多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小语园地百花开”。但是,笔者发现在这迷人的“风景”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贪多求全,失去重点;注重识记,忽视书写;追求识字数量,忽略文化渗透。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充分展示汉字特有的魅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觉得: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可是,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孩子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一、趣味识字法

(一)开课环节生动有趣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这样设计教学的开课环节:“同学们,今天有几个我们不认识的小客人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愿意!”在孩子们的大声回答声中我打开电脑教学软件出示生字卡片并告诉他们:“今天的小客人很喜欢你们,如果你们能把它们记在脑子里,它们就会很乐意地帮助你,成为你今后学习的好帮手。”

(二)自编顺口溜降低难度

在集中的归类识字中,单纯的结构分析是孩子们很难接受的,为了激发孩子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我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如学生难辨“密”和“蜜”,我这样编:“密林长在山中,蜂蜜酿自蜂虫。”通过顺口溜中的下划线,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密”和“蜜”的不同。

二、形旁表意功能法

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湖、海”,“冰、凉、冷、冻”以及“祝、福、祈、祷”,“袄、袖、裤、袜”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了“三点水旁”、“两点水旁”以及“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的表意功能。我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两点水旁”表示与寒冷有关的意义;“衣字旁”表示与衣着有关的意义,“示字旁”表示与礼仪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以上两组汉字了。

三、游戏法

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在识字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1)猜字谜。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2)夺红旗。在黑板上画一座山峰,山顶上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飘扬。要夺得那面红旗必须读出山坡上贴满的生字,每认读一个生字,就能向前走一步,直至顺利到达山顶,夺得红旗。这种游戏可以让一个学生玩,也可以采用小组接龙的形式做。(3)走迷宫。设置道道关卡,每过一道需认识生字;顺利通过道道关卡,才能走出迷宫。(4)配对子。如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曰”和“生”合成“星”,把“女”和“也”合成“她”等等。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活动,让学生把学过的生字和词语在游戏中得到巩固,识字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总之,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一个字的创造到整个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充盈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我们要让识字课多一点规律的发现,多一点文化的渗透,多一点教学的情趣,多一点价值的引领,使识字真正成为儿童快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上一篇:在自主游戏中快乐点击 下一篇:尽享悠扬之感,倾听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