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弹唱能力

时间:2022-06-27 04:45:48

如何培养幼儿的弹唱能力

弹唱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使幼儿在懂得技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弹奏、演唱水平,为以后的幼教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教学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弹唱能力是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幼儿歌曲弹唱为主线,把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四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点滴生成“弹”与“唱”的基本要素,逐步合成弹唱结合、弹唱自如的能力。

技能课传统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根据教学目标把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和声乐四门技能课进行整合,理论课知识为实践操作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形成弹唱职业能力。在键盘课上不仅是以讲授、示范和练琴为主,还要求学生弹与唱结合,以儿歌弹唱表演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并做到独立为儿歌配弹伴奏;声乐课学生在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儿歌的特点,进行小组表演、小合唱等训练,声乐伴奏由学生自己完成;在乐理、视唱练耳课教学中,摈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实践应用为目标,选择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一、“弹”是指教师的演奏伴奏要有技巧性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是幼儿音乐教师特有的教学基本功,它要求教师的乐器演奏能力要过硬,只有过硬的演奏技巧,才能给幼儿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而生动形象的演奏不仅可以用充满艺术的魅力感染幼儿,加深教师的音乐语言的讲解,而且能引起幼儿对教师的敬仰以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为顺利学习奠定基础。

(一)歌曲伴奏

课堂上歌曲的伴奏可以分为教师范唱的伴奏和幼儿演唱的伴奏。教师自弹自唱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无论对作品的诠释,还是随时随地的对幼儿预以纠正,都起到重要和及时的作用,同时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幼儿对歌曲的认知更直接、更贴切。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伴奏的音型,假如旋律变化不大,可以采取“带旋律”的伴奏,节奏与曲调变化较大,速度要求较快,则采用“不带旋律”的伴奏。幼儿演唱则以“带旋律”的伴奏为主,便于幼儿演唱时找到音高和节奏,帮助幼儿完整地表现歌曲。

(二)乐曲范奏

乐曲的范奏是提供给幼儿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幼儿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念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办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气质、演奏风格,提供学习的“摹仿源”,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幼儿音乐课堂的乐曲范奏,主要是指在器乐教学时教师对乐器的范奏能力(如口琴、竖笛、电子琴),当然也包括欣赏教学中一些器乐曲的范奏,它比单纯的听录音欣赏效果更好。直观形象的视听结合欣赏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幼儿的音乐情感!当然,它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二、“唱”是指教师的演唱具有示范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范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对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帮助其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唱教学的过程就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的过程;是学习音乐知识、识谱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的创作,由自己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用歌唱手段感染自己、教育自己、感染别人、教育别人的过程。

(一)准确生动

准确生动的范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幼儿清楚的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教师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的口形与歌唱的姿势有利于幼儿的模仿,帮助幼儿较快的学会歌曲。

(二)声情并茂

歌唱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幼儿。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你自己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幼儿,拨动幼儿的情思。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幼儿学习的热情。

(三)适时适量

教学是以幼儿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责任是“点”、“拨”,即所谓“窗户纸一点就透”、“拨开迷雾见晴天”。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范唱要适时适宜,比如发声训练,需要老师多次、反复地范唱,以示强化刺激幼儿确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歌曲的学唱范唱就不宜过多,应让幼儿独立去学唱;而一些节奏复杂、音域跳度大以及演唱风格上,就需要教师适时运用具有权威性的范唱。

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幼儿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幼儿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幼的审美趣味,给幼儿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上文所述的“说、噱、弹、唱”,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推进高效课堂的策略和途径 下一篇:浅议初中英语单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