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11 01:34:42

浅谈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我们只要把情感教学渗透到这些生活情境当中,就间接把情感教学渗透到了数学教学中了,这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更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培养情感

借助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体验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教学了解学生,备课时不能忽视学生,要备学生。课堂教学内容要定位准确,既不能过高,也不要太低。内容定位高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挫败感;内容定位过低,又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挖掘教材本身的魅力,导入趣味性情景,激感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用“高斯求和的故事”导入;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先讲课本的章前引言中“古代印度国王舍罕奖赏他的宰相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的故事”“达依尔只求国王按国际象棋的64格奖赏64份小麦,各格子小麦的颗粒数依次是:1,2,4, 8,16, 32, ……”这时,学生觉得可笑,这是什么奖?“国王命人扛来一袋小麦还不够”。学生感到十分惊奇,有的甚至说:肯定不会吧!停顿片刻接着讲:“国王命手下再扛来一袋小麦仍然不够”。学生非常困惑……怎么可能?随后,我们提出问题:“你能帮帮国王算一算一共要放多少颗小麦?全印度能有这么多小麦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由此自然导入新课。

3. 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强化情感

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能够得以锻炼,学生的情感就能够得到体验。要想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设计时,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呈循序渐进的趋势;其次,课堂训练题难度要适中,要有针对性。稍给一点点时间学生就能完成,一方面不耽误课堂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诱发其内在动力;再次,设置恰当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①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②提出的问题要有普偏性,问题太难,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会造成冷场,达不到目的,问题过浅学生对答如流,无助于思维的锻炼;③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所设置的问题要有目的,考察学生哪方面能力,要求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在问题设置前要做到心中有数;④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依据内容设计,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使学生达到逐步理解,得视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进行迁移,切合学生的思维流程。

4. 采用多渠道的评价方式,渗透情感

数学教学评价方式有许多:观察、口答、书面测试、调查报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作业批改评语、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袋等等方式。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作为我们教师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鼓励、表扬为主,多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使学生感受的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前后衔接,独辟蹊径的解题技巧,简练独特的解题方法等等都具有很强的情感调控功能。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运用情感因素激活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内涵。

上一篇:细节管理,艺术领导 下一篇:接地气的高效课堂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