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及其空间特质研究

时间:2022-08-11 11:50:16

情感化设计及其空间特质研究

摘 要:本文在情感和空间设计关系的探讨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列举情感对于室内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倡设计中的情感关照,倡导情感关怀下的室内设计观;明确情感化设计的追求;详实地论证了情感空间的特质,严肃地讨论了物质与心灵之间的交互关系;追求让人诗意的栖居的设计理想,探索未来室内设计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情感;室内设计;空间特质

工业文明带来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时期,设计很多时候被用来满足基本的物质功能需要。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使人类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让人有失控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工业化和现代主义的信仰已经证明技术并不能制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它在给整个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对人类建造生存空间的思想观念给予有力的撞击。越是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是迫切地需要情感的慰藉,高技术要有高情感与之相适应,这种思想转变是社会结构大变革的产物。这一转变体现在设计上的核心就是由原来的以理性诉求为主的思想观念转向以感性诉求为主,对理性的强调开始被对感性的诉求所替代。作为“工具理性”的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一反常态,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物质的丰富和表层信息变化的享有,人们追求更深层的来自心灵的慰藉:心理需要的满足、美和美感的获得、情感体验的享受,追求设计的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在这里,设计应被充分地表达在各种各样的物件上。把各种细微的外界事物和感受,组织成明确的概念和艺术形式,作为优化设计的全过程,来构筑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物化世界。设计全部实践的特点就是使知识和感情条理化,从而使设计活动的创造价值在工业社会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一、 何谓情感化设计

建筑是人类的创造,而不是与人无关的事物,对建筑的把握必然包括人的因素。它的规律、结构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建筑的现实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完成这些的人类本性。如果说那些可以被感受的特定的情调及其外显表情是情感的根本特征,那么对于建筑而言,空间形态就是情感的外显表情,情境的体验则是情感的心理实体。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具有某种能被感知和体验的特定情境,且能引起情感反映的空间称作情感化空间;具有这样特点的建筑称作情感化建筑;据此展开的设计就是情感化设计。

存在主义哲学在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探索中,提到了人类与建筑最根本的关系――“人,诗意地安居”,这里的安居并不是特指人的居住行为,而是在人类存在意义的高度上探讨居住的意义。海德格尔曾多次引用荷尔多林的诗句来阐发其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思想:“人诗意地安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认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是附加于居住的装饰品和附属品”,“只有当诗发生和到场,安居才发生”,“有诗人,才有本真的安居”。这一观念印证了情感化设计中人与现代建筑的本质关系,提示了情感化设计具有生命力的哲学原因。

二、 情感化空间特质

1、形式的多样性

形式多样性是情感空间的本质特征。

根据哲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观点,意象受到人类内心创造力局限性的束缚而产生差异。这就是说,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认识,尽管大家的出发点相同,但最后的结论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感觉与判断,人类的本性中就有与众不同的一面,因而,每个人做出的结论一定不尽相同。人的感情各异,反涂于建筑的感情自然也各不相同,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和追求,情感的多样和个性色彩,也让空间承载的同时具有了各不相同的空间形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是为所有人准备的。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个性化的设计和消费已经成为环境和室内设计的重要目标。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空间也需要有个性的品质为其服务,多样的情感空间正是遵循情感的召唤和需求,为人们提供色彩斑斓的空间世界。

2、体验的恒常性

我们对空间的认识是全球性的,因为它根源于人类最根本的特征之中。这也是情感本能的成分所决定的。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人聚居,就能发现使用空间的支配原则。情感体验也具有一种特质,即每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在主观上可感受的情调是不变的,也就是情感体验具有恒常性。正是这样,我们能够在空间的情感体验上很容易获得一致的理解和认识,就像音乐无国界一样。虽然每个人的故乡、母校、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建筑、形象都不尽相同,即情感的目标指向不同,但它们却能引起相同的体验和感受,如乡愁、眷恋等。事实上,孤立的情感并不存在。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他的经验无不维系着社会及其历史,社会生活使人产生共同的情感。

3、文化的差异性

情感空间的社会属性,是其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文化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从远古至今的文化传统中,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汇浩如烟海,它们在不同文化传统中传达的含义或寓意却往往大相径庭。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不同的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人工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造就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差别、、政治派别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信仰和追求。每个人都处在各自的社会圈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组成不同的群体,按照特定的社会制度的约定,在相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条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社会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活。因此,我们会看到人类在生活习惯、服饰、宗教仪式、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很多差异。以颜色为例,如:北欧人认为,黄色代表欺骗与胆怯,多为贬义的象征;但中国人则视为帝王之色,是高贵的象征;而在佛教文化中,黄色既有谦逊、谦让之褒义,又有放弃、废弃之贬义。中美洲玛雅文化对颜色的认识与西方人大致相同。[4]社会约束的规则和法令影响着情感空间的方式表达,在特定的空间和场合,需要考虑性别、特权、经济阶层、社会地位等诸多复杂的因素。各种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是文化的纪念碑。

4、语言的开放性

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它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对情感化空间的理解也建立在这种主观态度的基础上。同一环境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感结果,是因为它对不同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通过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解释,评价的背景包括个体的生物成分、文化成分、个体的生活史和心理个性结构、个体的身份、角度等诸多制约因素。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人,也会因时间的变化和外因的变故得出不一样的评价结论。评价是不断进行着的,有初评价和再评价之分,再评价是初评价的继续(拉扎勒斯Lazarus,1984年)。在评价和评价之间的时间里评价背景的变化会导致再评价结果的不同。

“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伊塞尔和姚斯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读者中心说”,他们认为作品和读者是互渗互动的关系,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作品的意义也“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阅读是一个审美再造的过程,每一个真正的阅读者都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观念,而是借助作品提供的具体的审美意象,由联想而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伊塞尔还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几个著名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概念,即“隐含的读者”(impliedreader)、“期待视野”、“未定点”(indeterminacy)、“空白”(gaps)等。他认为这些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同样,空间中的“未定点”和“空白”也需要读者和阅读活动来加以添补。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添补原来的留白,还赋予了空间以新的意义。

在“系统”理论看来,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混沌是它的灵魂”。建筑或空间作为一个系统,也具有“混沌性”,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不可以知解求”。空间由于“人”的介入无一例外地具有开放性,也正是由于其开放性的特征,建筑空间才可以承载种种丰富的内涵及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并不是说任何读者都能对空间主题进行任意的曲解,而是读者透过空间语言,在理解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背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这类评价之和就是空间的多元主题,是开放的系统。

5、评价的整体性

对“环境的评估,与其说是关于一些特定事物的细节分析,不如说是从整体上的感觉反映问题”(Rapoport,1977年:60)“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 [7]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将其分成很多局部或体块,建筑不是简单地把平面及剖面加上立面就成了,它是某种另外的东西,某种更富内涵的东西。人的知觉体系具有把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属性综合成整体的能力。我们对环境整体的知觉总是先于细节,尽管我们尝试用分析、解构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的反应。我们将空间的组成要素分解,并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实际上感知的过程是不可分的,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将所有感官的感受综合起来,它是整和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生活中,没有人在空间里到处转悠是为了专门去看、听、闻和触摸,我们是去体验,真实的感知并不是一个可以分解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

结语:

情感化设计的理由不是由一场运动或一个设计团体提出的,它是人类在设计这个世界时一直追求的目标。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值得的原因,是精神世界具体化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情境不是抽象的意念,空间在情感介入下总是具体地表现出其独特的性状。建筑虽然是物质的,但它不仅反映技术、科学水平、时代精神、审美观念,还忠实地记录了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情感化空间特质分析让空间情感可读可辨可解。

参考文献:

[1]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

[2]郑曙.人为本设计观论.为中国而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3] [德] 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4] 戴维・方坦纳著.象征世界的语言.何盼盼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5]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6] 王科奇.专题性博物馆建筑表达中的诗性思维,2002(6)

[7]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2

[8] S・E・拉斯姆森著.建筑体验.刘亚芬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2)

上一篇:体育教育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中医院品牌形象塑造之视觉导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