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11 11:39:04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择期手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实现整体护理[1-2],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加入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我院手术室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人性化护理理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手术室病人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21-78岁,平均(49.8±8.2)岁;对照组55例,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22-79岁,平均(49.9±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项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手术前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向患者详细讲述手术的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接受之前成功手术的案例,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手术中人性化护理 (1)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环境应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使患者感觉温馨,从而减轻恐惧感;(2)入室关怀,即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巡视护士应向手术医生就患者基本境况进行简单介绍,并讲解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配合等;(3)在手术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需求,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鼓励患者[3]。

1.2.3手术后的人性化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护士应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术中情况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及配合。在恰当的时候,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术后5天由巡视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伤口恢复状况及心理情况。

1.3观察项目 (1)SDS与SAS评分:采用抑郁测量表(SDS)及焦虑自评表(SAS)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DS与SAS评分对比 对手术整体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关心和尊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愉悦的治疗环境,让患者感觉轻松、安全,其运用的核心就是对人性需求的重视,尊重人权及满足患者需要关心的需求。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在具备手术配合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以患者为主题的人文关怀、人性关怀理念。在手术室的整体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理念,可以是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满足感,得到身心的和谐,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学枝,袁平,龚敏等.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4):1890-1892.

[2]刘丽霞,房丽娟,岳迎新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8-49.

[3]袁兰蓉,古明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134-135.

上一篇:255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探析 下一篇: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与乳腺微小钙化灶定位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