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11 09:50:43

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必要性

【摘要】人力资源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自身、区域经济,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已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但目前这一资格认证体系仍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推广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 认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则被公认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比物质资本水平更加能决定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社会化、成熟化,这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思想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和转变。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企业内外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师一个职业化的过程,包含以下3条内容:①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②有与特定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的管理理念;③具有一整套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

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是一项特殊的国家级考试制度,它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所组织,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职业资格认证书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印制,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在我国起步较晚,其证书分为四个级别,即人力资源管理师(技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技师)、人力资源管理员(中级技能)、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技能)。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现状

第一,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从业人员占行业人员比例低,其中具备高级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情况好于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外企。

第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情况好于第三产业。

第四,人员规模较大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状况好于人员规模较小企业或单位。

四、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必要性

(一)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岗位职能从服务性、辅地位向战略性、核心性地位转变。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全面化、层次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岗位经验,但目前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及从业经验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和标准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出台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以规范和引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行业行为。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求职、任职、晋升和确定薪酬的重要的资格凭证,也是企业招聘、录用、定岗的重要依据。对于境外就业的劳动合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也是其办理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有效证件。

(三)促进行业发展

如前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如何发挥人的能动性,如何挖掘人的潜力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员专门去做的,社会及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导致许多不合格的人员也混入到这一行业中,长此以往,对整个行业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培养,规范和健全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其质量,是促进该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顺应时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与科技日新月异的全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占据核心、战略地位,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同20世纪相比,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学者提出,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十大特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人才的时代,人才竞争的赢家才会是时代的赢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就是向员工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创新型和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核心是对人力资源价值链的管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模式有传统的劳动契约模式向新型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模式转变,企业与员工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走向全球化和信息化;21世纪,人才流动速度加快,流动成本与流动风险增加,高风险、高回报的知识创新型企业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向;人力资源管理拥有新的准则,即尊重、自主、沟通、共识、信任、承诺、创新、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向多重化和职业化转变,其核心任务是构建企业的智力资本优势。

综上所述,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正是人力资源,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加快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更新管理理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参加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收获和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2,(11).

[2]赵斌,宇卫昕.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03).

[3]刘广明.人力资源管理师:现代企业的护航者[J].成才与就业,2011,(20).

上一篇:中式烹调中鲭鱼的运用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