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文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

时间:2022-08-11 06:03:27

创设语文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质疑问难;合作交流;发挥想象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

(一)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若能抓住这些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敢于批驳前人的观点,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二)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合作交流是巩固知识的一种很好手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致于相互启发,活跃思维,集思广益,认识升华的过程。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一)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采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如给课文分段,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有不同的意见,争论非常激烈。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二)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如今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越来越广泛,不仅通过电视、书刊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电脑上网等多种途径,学到许多成人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的各种科幻片、动画片等满足了学生爱幻想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喜欢异想天开。

(一)丰富表象,唤起想像

想像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遥远,如山村、大海、森林等,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学习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想像力难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想像。

(二)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于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景上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而且要给学生以畅想、畅言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才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上一篇: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大学生责任意识及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