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自来水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处理

时间:2022-08-11 04:48:49

试述自来水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处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也尤为突出。饮用水水质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本文分析了自来水水质下降的一些原因,并围绕改善水质的一些对策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水质下降;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自来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水源缺乏保护,水质受污染。

许多地方的水源受到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对水源保护缺乏有效措施。

2、水净化消毒设施和检验设备缺乏或不完善。

一些水厂水质处理设备不完善,部分水厂虽有水处理设备,但净水效果不理想,这除与设施欠佳外,也与水厂检验设备简陋或缺乏,难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混凝剂准确的投加量和使用好必须的助凝剂有关。消毒设施缺乏或落后,消毒剂供应不及时,这些都是造成出厂水部分感官、化学指标和细菌指标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不少资料证明,经水传播的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和腹泻等疾病仍然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几种传染病。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出厂水的消毒工作。水厂管理不严,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水厂生产管理和制水卫生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差,普遍缺乏卫生法规知识,技术水平低。有的水厂着眼于经济效益,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3、给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

自来水在经过管道的运输过程中,水质与出厂水相比会发生氯含量少、浑浊度高、菌落总数增加等变化,这是由于现阶段自来水管道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管或者铸铁管等管材。对于使用年限较长且未进行内涂层管道,由于内壁腐蚀、结垢,锈蚀物中含大量的铁、锰、铅、锌等金属物质和各种细菌及藻类。如果管道内侧涂抹了沥青类物质,也可能会导致水中苯类、挥发性酚类和总放射性指标的含量增大。用户内部管道大多为小口径管道,没有采用涂层等保护措施,致使管道锈蚀比较严重,出现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如果自来水在管道中滞留时间太长,水质就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异味,导致不能饮用。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出发,应该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钢塑管、铝塑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等管材,以保证饮用水质量在输送过程中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目前,在采用镀锌钢管时,应采用热浸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管,不能采用冷镀锌的钢管。

4、室内供水方式对水质的影响

对于市政水压周期不足,依靠水箱贮存供水的给水图式,常见有下列两种,一种为单管式:即水箱进出水管为同一条水箱;另一种为双管式:即水箱进水和出水分别各为一条水管。水箱容积确定之后,单管给水方式的水箱内贮水的循环周期与住户用水量有关,同时也与市政给水压有关。在市政水压高于水箱水面的压力时,水箱是不会出水的,这样就会使得水箱内的贮水时间过长而得不到更新,引起水质变坏。双管给水方式的水箱内贮水循环周期只与住户用水量有关,与市政水压基本开关,采用双管式水箱供水方式,不管城市水压如何变化,其贮水的循环更新比单管式水箱供水方式更能得到保证。设计时预测城市水压变化,比预测住户用水量更加困难,因此对于市政水压周期不足,依靠水箱贮存供水的给水方式,应推荐采用双管式水箱供水方式,而不要采用单管式供水。同时,双管式供水在市管网故障失压时,不致于使水箱贮水回流至城市管网,而单管式则有可能回流。

二、改善水质的主要对策

1、保护水源

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管理,限制一切对水质有影响的人类活动,并每年拨出足够的经费,对饮用水水源集雨区内自然植被进行保护,对一年生植物和动物死尸每年予以清除。另外从政策角度进一步强化对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控制水污染,保护好水资源。

2、更新或改造供水管道系统,深化管网管理。

在选择自来水管道的管材时要选用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管道的内壁一定要好,既能抗腐蚀又不析出有害物质。在新管道铺设或对旧管道进行改造时,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塑料管、玻璃钢管、球墨铸铁管等。如果管道较短,则可采用给水塑料管、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薄壁不锈钢管等。要尽量减少镀锌钢管的使用。在自来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给水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铺设环状管网,虽然费用比较高,但却比树状管线水质条件好。如果管线延伸太长,应考虑在中途加氯和定期冲洗。要合理地安装泄水阀,不能淹没在水中,减少管道集水机率,减少管内流向、流速的剧变。最后管道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彻底的检修和消毒。另外,每年要周期性的对管道末端进行冲洗,以减少水质的污染。

3、采用新的净水技术,改进饮用水处理工艺。

采用预处理技术、臭氧活性炭等深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包括加化学氧化剂、投放吸附剂、光化学氧化以及生物氧化技术等。臭氧活性炭处理有氧化有机物与吸附有机物的双重功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需要再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膜技术:由于制造技术的进步,各类有机分离膜造价的降低,膜法的应用日益广泛,一般的细菌和浊度可由微孔精密滤膜去除,病毒、天然有机物可由超滤膜去除,纳滤膜可去除农药、表面活性剂等,反渗透膜可去除更小的无机离子相有机物。膜技术的应用可使受污染的水源经膜分离获得高质量的饮水。

4、管道分质供水

根据我国国情,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大量投资采用新技术以改造城市净水厂,以获得高质量的饮用水。根据统计,我国居民实际饮水量只占用水量的5%左右,因此可采用分质供水,即饮用水提供高质量的水,其他用途提供相对低质量的水的办法。管道分质供水是在每一栋楼房或小区建造一个制水站,由专用的一套管网输送洁净水到各家各户作为饮水专用。具体实施可有几种形式:第一,对新建城市或开发区,设置两套供水管网,一套专供饮用水,饮用水采用高级净水处理技术,以得到高质量饮水。第二,有的地区可将地下水饮用,将受污染的河水处理后供工业用。第三,可在居民区设点进一步净化自来水。但分质供水造价昂贵,水价也高,普通百姓难以承受,仅在设计施工、管理维护、水费收取、卫生指标及安全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仅仅能解决饮水问题。

5、采用各种净水器。

家庭净水器由含碘树脂、载银活性炭、微滤膜等组成。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净水器能从根本上解决自来水管道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通过最终的净化处理,能对市政自来水工艺进行完善和补充,进而很大程度上提高自来水的水质。不仅可以满足家庭饮用需求,更是全方位的满足了家庭食用、洗浴、洗涤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从工程角度上看,无论是造价、施工难度、管理维护、使用成本、卫生指标和安全程度等各个方面,采用家庭终端净水器都是解决水污染的最佳选择。因此,即使在自来水可以生饮的西方发达国家,为避免输送管网的二次污染,70%的家庭都安装了家用终端净水器。

结语:

自来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其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关系民生。因此,研究解决水质二次污染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解决饮用水安全,提高饮用水信心的关键,也能达到树立公司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之目的。更为水质分析人员解决了饮用水检测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叶秀芳.自来水水质(Fe、Mn)含量统计分析[J].今日科苑,2010(8).

[2]卢苏.浅议自来水水质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36).

[3]覃忠书.自来水、纯净水、井水水质分析及其卫生学意义[J].职业与健康,2008(12).

上一篇:市政工程雨季排水应急工程施工探究 下一篇:如何加强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