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 动人心弦

时间:2022-08-10 09:17:53

《看不见的珍藏》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名篇。小说以二三十年代战后德国通货膨胀为背景,借一位艺术古玩商对外省一个盲人艺术品收藏家的一次拜访,写出收藏家一家的不幸,叙事言情,娓娓道出,读来使人心碎。

小说的值得鉴赏之处很多,如对比、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悬念与伏笔等,本文单就其精彩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老收藏家性格的细致刻画,做一简要赏析,以共享精彩。

老收藏家是本文的主人公,作者对老收藏家的细节刻画遍布于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初一见到这位老收藏家,作者着力描写老人的满心的喜悦和猛烈的高高兴兴的嚷嚷,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艺术爱好的渴望和对知音的寻求。当听到古玩商说他是“德国最大的收藏家”恭维后,“他的脸上突然发亮,表现出最内在的得意”,并用温柔含情的声音邀请古玩商欣赏自己的藏品。这里的“情”是对艺术的痴情。而当古玩商应老太太的要求找借口拖延的时候,老人又像孩子似的生气起来,这里的“生气”则是出于艺术珍品不能尽早被欣赏的懊恼。同时,作者还借老人女儿的话从侧面表现出老收藏家对艺术痴爱的细节,如他“惟一的乐趣就是他的藏画”;虽然看不见,可他“每天下午把所有的画夹都拿出来,至少可以把这些画摸一摸”;他“把每一张画都爱若至宝”,清清楚楚地记住它们的顺序。

单就这些观画前的细节描写,我们已足以感受到这位老收藏家的满腔热情,而作者在后文对鉴赏名画时描写时,更是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如等到古玩商到来之后,老收藏家迫不及待地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按在椅子上的动作;小心翼翼地用指尖取出,《大马图》之后凝神注视的痴迷神情;复述作品细节时的了如指掌;摸索伦勃朗名画时指尖的细微敏感;在听到古玩商称赞之后得意洋洋的快活的样子,还显示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深情……这一切关于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的刻画,无一不再向读者表明老人视艺术如生命的执著,无一不在显示着老人沉醉于艺术中的幸福感。

品味这些细节描写,在我们的想象中也许出现一台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收藏家几十年的心血,视他对艺术的站爱和痴情,视他确信珍藏仍旧己身边的有种的幸福感,而天平的另却是空白!他从来也不曾想过自己的珍藏会化为乌有,而正是他自己看不见的眼睛成为掩盖这个事实的工具。真正打动读者的不仅仅是老人对艺术的爱,更是这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极大的反差和不平衡所带来的次年龄的冲击。老人珍藏的散失固然让人心痛,更让人揪心的视老人对此竟还一无所知。这会令读者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个悲剧故事的根源,不言悲而悲却深入心灵,这也许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那么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细读全文,会发现,小说中有很多细节已经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无声地昭示了这一幕个人悲剧、家庭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悲剧的根源。如从老古玩商口中“钞票的价值像逸出气管的煤气似的,转眼化为乌有”,暴发户们借机大肆抢掠着民间的珍藏,许多老主顾“早就被迫把他们的收藏拍卖掉了”;从老收藏家口中我们也知道了“在我们可怜的、日益衰败的德国,现在生意可是很不景气……我们这些可怜的老退休人员要是有口面包吃就该心满意足了。现在的价格像发疯似的往上涨,我们是没法奉陪啊”;从老人的女儿口中,我们又了解了更全面的情况,大战中德国的失利,亲人的阵亡,日子的艰难……正是在战后德国物价飞涨,纸币贬值,家境每况愈下的窘困中,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四个孤儿能活下去,老人的妻女才被迫变卖了所有的珍藏。小说所指向的不仅是收藏家个人,更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的主题由此也显露无遗。

其实小说最后的一段细节描写堪为点睛之笔、神来之笔:“楼上的窗口上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拖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它把笑脸与愁眉、虚幻与现实、善意与严酷交织熔铸在一起,化为一根锋利无比的针,刺痛着现实中每一个人的心灵,令我们回味,深思,反省……

上一篇:对于碱基排列的思考 下一篇:曲径探幽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