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探幽教散文

时间:2022-10-07 06:37:30

曲径探幽教散文

摘要:散文教学既要充满诗情画意又要能落到实处,应重视用美的课堂语言来承载散文语言的美;要正确地理解散文的意境,再现意境;并且突出掌握散文阅读的要领。从而曲径通幽达到散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的课堂语言;意境、再现意境;领悟主旨、揣摩语言、理解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散文是“情种”的艺术,堪称美文之首,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散文如“素描”,如“谈心”,散文是“观察”,是“思考”,散文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散文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莫测的心灵领域;散文的笔法变化无穷,无拘无束。阅读散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它的浓烈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使其深受师生的喜爱,毫无疑问,散文中有“美”的丰富的因子,因此相对其他文体,教学中更受学生的欢迎。如何真正使散文教学获得成功,深入学生内心,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我认为可以考虑散文教学的以下几个个层面:

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当你把斟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波光粼粼,闪闪发亮,煞是好看,葡萄美酒因有夜光杯的“烘云托月”而魅力四射。如果把散文佳作比作葡萄美酒,把美的教学语言比作夜光杯的话,那么,如能用这美的教学语言来传授散文佳作,那就如同是用夜光杯来盛用葡萄美酒一样的令人赏心悦目,或者说才不辜负散文的美。这样一来,一堂散文课,听起来定能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如临其境、心情舒畅。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对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尽善尽美、几近苛求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追求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将我们的课堂语言铸就成一樽晶莹剔透的“夜光杯”,那么有了这“夜光杯”的承载,每一节语文课都将充满着诗情画意!

二、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境者,文之母也”,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而散文美的灵魂正在于意境。散文是一片浩瀚的大海,可以包容万象,大痛大感,大彻大悟,可以寄情寄意地写,点滴之得,些微之感,也可以信手拈来,寄寓物景。智者之思,哲人之理可以用散文意境蕴涵,芸芸众生的一己之思,一时之感,也可以用散文意境来表现。意境是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一篇优美散文犹如一幅画,一首诗,字里行间,充满着真切、诚挚而浓郁的感情。读者即景、披事、体物而悟情,从而欣赏散文的意境美,最终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如何能达到这一境界呢?我想对于散文营造的意境颠峰的研究,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已”,在此,我只谈感触比较深的两点。

1.正确地理解散文的意境

中学课本收入了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品,要真正把握好这些文章的精髓,正确地理解散文的意境是关键所在。首先,散文的意境,具体的说是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能引起人丰富想象,并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面,读者从画面的存在中得到想象的虚象,并加以玩味,由此而产生意境。其次,司空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也。” 在诗人看来,诗境与现实的关系是即不粘合于现实,又不背离现实,追求的是一种如水中月、镜中花的空灵美。

2.再现意境

散文的意境就是内在的“意”与外界的“境”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鲜明、生动、含义深刻的生活画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散文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作者强烈的感情,并从中发掘出散文中的深刻含义。

三、磨刀不误砍柴功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磨刀,炼就深厚的砍柴功:1.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2.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及艺术特色的理解。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物言志、欲扬先抑、虚实相生、联想、渲染、烘托对比、象征手法、修辞技巧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考查,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

美的散文,有的像扇面画幅,咫尺之间,烟波云海,意境深邃;有的像苏州园林,方圆几亩,峰回路转;有的谈古论今,言近旨远;有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总之,散文内涵,千变万化,没有定规,正所谓行云流水,随物赋形,美不可言。散文是人类心灵的袒露,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鉴赏,才能教会学生读懂散文,读深散文。

上一篇:细微之处 动人心弦 下一篇:从生物学角度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