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中的细微体验

时间:2022-09-18 09:23:20

“责任”中的细微体验

那一天,我到一个私立学校去参观。这是一个国际学校,每个月,仅学费就是1000多美元。

早上刚到的时候,正好碰到孩子们做游戏,我们参观的是一个3岁到6岁左右的幼班,老师发给每个孩子10根游戏棒,让他们从中以最快的速度选择7根,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哗哗―――”地开始忙碌起来。很快就有几个孩子举手了,他们数完了3根就举手了。

关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始了,于是孩子们开始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学习,有绘画的、有拼图的,也有玩泥巴的,或者是跟着老师学英语、做算术的。突然,有个小女孩儿被小凳子绊倒了,狠狠地摔了下去,大声地哭了起来。在这个教室里有两个主管老师,他们都没有放下自己手上的活儿立马奔过去,只是用眼神不停注视着她,然后大声地说:“安妮―――亲爱的宝贝,你一定摔疼了。以后你得记住,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前面,否则就要摔跤。你应该到旁边去休息一下,把眼泪擦干,然后回到你的位置上。”那个小女孩儿哭了一会儿,也就不哭了,一个人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一边拿着餐巾纸擦眼泪,一边揉自己的小腿,旁边的小朋友全都安之若素。又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女孩儿也好像忘了这件事,又和小朋友们又笑又闹,玩成一团了。这里的美国老师说,这是对一个孩子“责任”的最起码的培养,他们发现在中国,小孩一旦摔倒,身旁的父母亲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定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孩子紧紧抱起。倘若孩子是被一个小凳子绊倒了,做家长的就会佯装非常愤怒的样子,在这个小凳上狠狠地拍几下,装模作样地说:“是这个小凳子不好,害得宝宝摔了一跤。”那些老师告诉我们,这本来是一件极小的事,却牵涉到对一个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他们说,倘若那个小板凳会说话的话,它一定会觉得非常委屈,因为这根本不是它的错,而是你撞上了它。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中,几乎忘却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她)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我因为某件事受到了伤害,即使是我的错,我也可以把它推卸到另外一个更弱的东西身上,因为板凳不会说话。他们之所以不去搀扶那些跌倒的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或不小心而受到伤害,那就是自己的责任,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说―――疼痛,这是教会他们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体验什么叫责任。

等到吃午饭的时间,那些孩子表现出出奇的安静。每天的菜肴搭配都是由校方专门聘请的营养师制订的。很有可能不合学生的口味,但是学校规定,不能按照个人的喜好决定你的饭菜,必须服从统一安排。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才四五岁的孩子,细嚼慢咽地对付盘中的每一道菜,当碰到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时,最多只是皱皱眉头,也坚持吃下去。尽管家长提供给校方的伙食费高得惊人,但没有一个孩子可以随心所欲。校方规定不可以剩饭菜,倘若中午有调皮的孩子不肯吃完,到了晚上,当别的孩子都在吃新鲜的饭菜时,他必须继续吃中午剩下的那一份。那些孩子的回答更是让我们感动:这是学校教给我们的责任,我们不可以违背它。

在阶梯教室里,有一整面墙,乍看起来和别的墙几乎没有任何分别,但是这是一块加了特殊涂料的墙,可以任由孩子们在上面画画,只要用水和肥皂就能将墙清洗干净。于是孩子们白天都爱趴在这面墙上,用水彩画任何他们喜欢的图案。晚上清洗墙面的工作是大家轮流干的活儿,通常是每一天由两个小朋友来完成。让人称赞的是,由于没有限定小朋友绘画的最终时间,所以常常有那些特别有兴趣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在临睡前还想到要在墙上画几笔。可是从建校以来,没有哪一天的早上会发现墙面上会留有昨日的图画,也就是说,当日值班的小朋友无论多晚,或者多么辛苦,都一定会把墙面洗得干干净净。这些才几岁的孩子把这件工作看得很重,他们把它视作自己的责任,学校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已养成这样的习惯,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懈怠。

“责任”两字几乎贯穿了这个学校的教育,那些在学校任职的教师不仅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爱孩子,是一种强烈的爱。只有爱孩子,才会想到在点点滴滴之处,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他们说,“责任感”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旦有了责任感,明白了这一品质对人的重要性,那他将会串起一个人的自信、勇敢、智慧和其他优秀的品质,它就像一块最牢固的基石,奠定一个人一生的忠诚和坦荡,他们把它作为学校一条最重要的教育指导,将来从这个学校出去的人,未必都是杰出的人才,但是他们起码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好品质的人,这是学校所看重的。

上一篇:每月3500元怎么花 下一篇:众说纷纭“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