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PLC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时间:2022-08-10 01:56:52

浅谈提高PLC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摘 要】PLC作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这点出发。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模块教学法、兴趣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并建议教师要有上好第一节课,做好课堂准备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PLC;模块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

可编程控制器,在早期也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主要应用于工业,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装置。PLC的基本结构为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通信模块(如Profibus-DP,RS485,以太网)等。而PLC就是通过利用可以进行程序编制的存储器来执行运算操作指令,并且采用模拟式或数字式的输入、输出方式,来实现对各种类型机械的控制。而且PLC课程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并不断发展。现在很多职业学院已经开设该门课程,但是由于职教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学习能力也不足,因此,PLC对于学生来讲是有很大难度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模块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并建议教师要有上好第一节课,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在教授过程中还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一、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

在中国有句古语:万事开头难,也有一句谚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只有上好第一堂课,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来学习。而且第一堂课还要让学生了解PLC是什么,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进行生动的讲解,并让学生观看一组采用PLC进行生产的图片或视频,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PLC的了解和印象,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对于PLC的认同感,让学生意识到这篇课程的前景。

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根据今天要将的课程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兴趣教学法、模块教学法,还是信息化教学法。只有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是PLC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这是由PLC教材设置决定的。现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所使用的PLC教材的结构都是以独立章节的形式,其中包括概述、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高级指令及应用等章节。这样的结构安排是为了提高教材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但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还要意识到PLC还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大多数的教师在教授时,都是严格按照教材结构,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且还会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弄混,降低了课题教学效果,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本学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决定采用模块教学法,就是将PLC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并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起初因为学生对于PLC课程不了解,因此,认为该课程的难度非常的大,就有了畏难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就逐渐的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学好PLC课程。为了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教师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通过模拟、案例研究、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PLC是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若是通过以上实效性、趣味性高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学习效果。

1.采用案例研究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讲述实际存在的案例,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如教师可以列举PLC在某一行业的具体应用的案例,电梯控制、电机控制、红绿灯、霓虹灯等学生身边的简单案例,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还可以每天对其进行观察,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模拟、角色扮演

PLC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其课程目标就是让那个学生熟练使用PLC解决电器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师在传授学生该门课程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教师可以在前一堂课安排小组讨论,让每一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出所要教导的内容,也可以组织学生讲课,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使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四、信息化教学法

在教授PLC课程时,只是应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会让学生一时无法吸收,降低课题教学效果。条件允许的学院,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室进行课题教学,并设计PLC程序,让学生可以边学边动手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电梯控制案例时,就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利用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设置梯形图,强化学生的知识。

五、结语

教师在进行PLC课程课题教学时,必须根据所教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新民.浅谈PLC 的教学[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0):62-63

[2]刘海英,曹环军.PLC 的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84-85

[3]胡晶地.怎样上好第一堂课[J].职业圈,2010(19):133-134

上一篇:小学数学结尾指津 下一篇:让小学生爱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