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的养生“七不”

时间:2022-08-10 01:03:54

萧乾的养生“七不”

萧乾老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他的门上贴有两张醒目的纸条:“本人现在健康情况不宜聊大天”,“年迈多病,仍赶任务,题词作序,一概谢绝。”当有人叩响他老人家的房门时,出来的仍是那位笑眯眯的弥勒佛像似的长者。他微笑时,双眼弯弯,嘴角上翘,头顶几根银丝,闪闪发亮,大大的圆脸盘,充满和善之意,可爱复可敬。

萧老现在已近90岁高龄,但依然身体健、吃饭香、耳不聋、眼不花、坚持笔耕不辍。他在《岁末自勉》中对健身益寿之道多有撰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不”。

(1)勤奋用脑不停笔。近年来,耄耋之年的萧老还和相濡以沫的老伴文杰若女士联手合译了上百万字的《尤里西斯》,接着就是翻译川端康成的巨作《东京人》。

(2)知足常乐不攀比。他很早就为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即工作上要向强的看,生活上要向不如自己的看。萧老知道,北京市民能用天然气不烧煤球的还是少数,知道大多知识分子还没有一间书房,所以他对进一步改善自己生活条件不很苛刻。萧老曾两次访英,看到几位与他同窗的朋友,家住一幢三层小洋楼,四周是草坪、果园和网球场,可是萧老一点也不羡慕。“倘若我住在里面,一个背井离乡的老人,我会成天想我的北京城的。”

(3)承认已老不逞强。老就是老了,何必逞强。他很注意不勉强自己做不能做的事。“以前几乎有请必去。一满80,我就‘封了箱’。国外怎么约我都一口谢绝。不说出去后纷忙的活动,光在海关移民局前排那个队,我就排腻了。而且我也没啥新鲜的好讲。老就是老了,何必去逞那能!”

(4)夫人“管制”不反对。自己年龄已近90,加之惟一的肾脏只有三分之一的功能,许多药物不能服,特别是感冒药。因此,生活规律、调剂饮食等养生保健方面绝对服从夫人的“管制”。“从1954年5月我们搭上伙,她就一直在改造着我:从懒散到学着勤奋。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不敢想像……”他说这是自己的福气。

(5)情趣广泛不寂寞。早饭后,萧老由保姆搀扶着下楼散步,走约两里地远的距离。返回途中顺便买些新鲜蔬菜。萧老最爱听相声,每到中午,他就躺在床上,一面听收录机里的相声,一面闭目养神。他还喜欢听肖邦、莫扎特的古典交响乐,有洋有土,中西结合。他还侍弄着几十盆花草和一只饲养了十多年的乌龟,日子过得很充实。

(6)老少友人不断线。20世纪80年代他结交了一些朋友,有时来家闲聊,既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也有助于事业的互补合作。他与一些老朋友经常保持电话联系,互致问候,感到一种特殊的温暖。“我与冰心的小弟弟是同班同学,在10岁时就结识了冰心,我们以姐弟相称,她的子女都叫我‘舅舅’。”萧老与巴金也是半个多世纪的老友,步入耄耋之年彼此见面的机会少了,通常用书信或电话互致问候。

(7)辩证思考不畏死。死,对唯物主义者本无所畏惧,悟透了它,才能活得更清醒。萧老认识了生死的必然规律,因此,既淡泊身外之物,又尽力跑好人生的最后一程。他说:“我这一辈子活得还算欢快,相信将来去得也会踏实。”

启功先生曾为萧乾题过一首诗,把不服老的萧乾写得活灵活现:“作家在家,有暇无暇。一挥十载,饱学五车。年登大耋,名满天涯。吾乡之望,祖国之华。”

上一篇:痔疮食疗 第3期 下一篇:健身运动要注意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