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部位自我保健按摩

时间:2022-06-06 08:33:19

全身部位自我保健按摩

第四医学即自我保健医学。它主要强调自我防护,倡导科学的自我保健,包括自我保健医学方法的应用。

自我保健就是要经过自我主观努力,采取主动措施,维护自身健康。而自我保健按摩,即是自我保健的主要内容之一。

全身部位自我保健按摩注意事项

自我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一样,皆是通过手法的刺激作用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功效。效果的好与差直接与手法的选择、熟练程度、部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以及手法用力的大小及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自己给自己施手法前,第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选用适宜的操作方法,并按照文中指定的手法、经络、穴位依次进行。面积狭小的部位,可用手指指腹操作;面积较大的部位,可用大鱼际及手掌部进行。第二,在操作手法上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同时要注意双手清洁,勤剪指甲,讲究手的卫生,并且要保持双手有一定的温度,使被按摩的部位适应。第三,在按摩时,应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做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第四,操作时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做1~2次,每次20~30分钟,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部位进行,不要求面面俱到。第五,女同胞,当您怀孕时,最好不要按摩自己的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昆仑(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等穴位以及小腹、腰骶部(月经期亦如此),防早产、流产、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第六,当您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七,当您已明确为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流感、流脑、性病等,最好忌用。癌症患者不宜使用。在作自我保健按摩时,不要求面面俱到,诸位读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间的允许任意选用此中的几个部位或某个部位操作。当然,如能全部操作效果将更好。

若您对自己的身体疾病有疑问或掌握不住自我保健手法的“度”,那么,请向有关医生咨询或由医生来择定。

头部自我保健按摩

头部自我保健按摩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调节血流量,从而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因而使头部清爽,清除大脑疲劳,对防治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目眩等有一定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掌心分置头颞部两侧,用力按数分钟。

(2)用一手拇、食指按揉前顶(百会穴前1.5寸)、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后顶穴数分钟。

(3)用两手四指弯曲叩打前额发际向上后方沿头顶至后发际止叩击数分钟。

头发自我保健按摩

头发自我保健按摩可刺激头皮内毛细血管及毛囊,有助于头发的生长,并且可加强头皮分泌的调节作用,对脂肪性或干燥性的头皮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用两手四指并拢,分推头部两侧鬓角,然后自耳前发际推搓发根,向后方经耳尖再向后至发际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穴,反复推搓20~30次。

(2)将两手掌心搓热后置于前发际,向后方轻轻抚摩20~30次。

面部自我保健按摩

面肌可随年龄增长而衰老。人到中年以后,由于脸面的皮脂分泌逐渐减少,皮肤会显得越来越干,面部肌肉的弹性也渐渐减弱,因此,加强面部肌肉、皮肤的滋润保护,显得非常重要。经验证明,如能坚持面部自我保健按摩,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消纹祛斑,保持颜面红润光泽,又有防治面神经麻痹及外感风寒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食指分别按揉两侧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睛明(目内眦旁0.1寸)、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迎香(鼻翼旁与鼻唇沟中)、地仓(口角旁0.4寸)穴数分钟。

(2)先以两手掌搓热,自两侧面颊部由下向上经耳前至前额部数分钟。

(3)由两手拇指背屈,以拇指桡侧面置额前正中处,自内向外沿眉弓上方分推至鬓角发际处止,反复数分钟。

眼睛自我保健按摩

中老年时期,由于脏腑机能逐渐衰退,视力也随之下降。坚持眼部保健按摩,可振奋视中枢,使眼球不致因年龄增长而减弱弹性。同时,对眼睛周围的经穴刺激,加强了眼肌的调节机能,可增强视力,防止老年性眼睑下垂和防治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操作如下:

(1)以一手食指按揉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穴数次后,并将该处肌肉轻轻捏拿数次。

(2)用食指按揉眼周的攒竹(眉头凹陷中)、睛明、四白、鱼腰(眉毛的中心)诸穴数次。

(3)以两手食指按揉两侧太阳穴数次。

(4)以两手食、中指分置两眼上、下处,由内向外沿眼眶上、下摩动数次。

鼻部自我保健按摩

鼻部自我保健按摩可以增强鼻腔的生理功能,对防止老年性的鼻粘膜组织老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两手中指掌侧自鼻部的两侧向上沿鼻梁至眉间印堂穴,反复推动数次。

(2)先以两手拇、食指分置鼻翼两侧迎香等穴,指掐各数次,继以指揉法数次。

(3)以两手食指对置鼻翼两侧,自眼内眦处起,自上向下顺鼻翼指搓至迎香穴,反复搓动数次。

耳部自我保健按摩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说明耳与人体的肾气盛衰有很大的关系。肾充则耳聪,肾衰则耳鸣、耳聋。耳部自我保健按摩,既能防治耳鸣、耳聋,又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端坐位或仰卧位以拇、食指分置耳廓前后,自耳尖沿耳轮摩动至耳垂,反复摩动数次。

(2)以拇、食二指,捏住耳垂,先进行揉捏数次后,再着力向下牵拉数次。

(3)以两手食指尖分别插入两耳的外耳道,先以指向左、右、上、下摇动数次后,再骤然拔出,可听到嗡响声。

(4)以两手掌心搓热,趁热以掌心盖耳;再搓热,再盖耳,反复操作数次。

口腔自我保健按摩

“齿宜数叩,津宜常咽。”“神水华池,含虚鼓漱,通行荣卫,入于元宫,五脏也。”这些卫生格言,说明古人就十分重视口腔的保健。

具体操作如下:

(1)叩齿法:口轻闭,然后上、下齿叩击,先叩两侧大牙各20~30次,再叩门齿20~30次,经常锻炼可使牙齿坚固,防治各种牙病,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

(2)搅海法:先将舌尖抵于上唇内,门齿外,舌头顺着牙床向右搅动7~10圈;再向左搅动7~10圈;然后吸腮10~20次,促进唾液分泌;再将唾液于口中漱10余次后分次咽下。也可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及舌做漱口动作,漱三十几次;漱口时,口内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再分三次慢慢咽下,此法又称“鼓漱法”。唾液具有解毒疫,预防口腔溃疡作用,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功能。

牙齿自我保健按摩

此法可促进牙周的血液循环,使牙齿的牙髓和骨膜的营养得到改善,从而预防老年人齿龈的萎缩和牙齿的松动脱落,同时对牙齿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端坐或仰卧位,双唇轻闭,先叩前牙30次,再叩后牙30次,最后牙齿咬紧1~2分钟。

(2)垫压咬齿:取约2厘米长四方木筷,用纱布卷至2~3层,垫压在患牙处,用上、下牙慢慢咬紧约1~2分钟,每日4~5次。

(3)指摩牙龈:以手食指先置上牙龈处,后置下齿龈处,蘸盐水往返摩动10~15次。

(4)舔摩牙床:口唇微闭,以舌在上、下牙齿及牙龈处,依次进行纵形及横形舔摩5~10次。

舌部自我保健按摩

此法可增强舌的生理功能和刺激口腔内的各种腺体,使之大量分泌唾液,起到帮助消化和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

(1)仰卧或坐位,口唇微闭,将舌头置于唇内牙外,沿着牙床向左、右、上、下搅动5~10次。

(2)伸抖舌体:将舌向口外尽量伸出,稍停5~10秒钟,再将舌尽量向喉部收缩,稍停数秒钟,将舌体放松,反复伸缩10~15次,最好抖动舌体20~30次。

(3)漱津鼓腮:闭口咬牙,用两腮和舌在口腔内做漱口动作15~20次。

(4)指揉颌底:以一手拇指顶置下颌底部,稍着力向上顶住,继以指揉10~15次。

(5)顶颚生津:将舌根部用力收缩的同时,用舌尖上顶上颚,待口腔内津液增多时,吞下唾液并将舌体放松,反复顶颚3~5次。

喉部自我保健按摩

喉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发音。人们在生活、工作及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说话。喉部自我保健按摩有舒筋通经,消炎利咽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1)拇、食、中三指在喉部两侧自上而下做推法数遍。

(2)拇、食指在喉部两侧做轻揉法。

(3)用一手食、中两指稍曲勾点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穴1分钟。

(待续)

上一篇:马金凤的养生诀窍 下一篇:步行锻炼妙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