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耐久跑水平的方法

时间:2022-08-10 08:11:36

浅谈提高学生耐久跑水平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耐久跑是中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耐久跑的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耐久跑是一项 全身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坚持长跑能有效地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随着“全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深入开展,相信必将能改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

关键词 初中 学生 耐久跑

耐久跑既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很高的运动,又是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的典型练习。经常进行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磨炼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热爱耐久跑,并成为终身的体育运动项目。耐力跑要求运动者的中抠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但在学校体育中,经常出现学生“怕练”,教师“怕教”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学校耐力跑教学多数是在400米跑道(或其它非标准跑道)上进行练习,一圈接一圈周而复始地在跑道上进行单调动作的频繁练习,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耐力跑训练产生恐惧与厌烦情绪,由此而使运动兴趣下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日趋减弱,对耐力跑这样一种枯燥的训练内容必然产生一种畏避心理。而目前的大部分学生生活优越,极少经过艰苦磨练,缺乏吃苦精神,对耐久跑无兴趣,畏难情绪严重。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从减轻学生对耐力跑的心理负担入手,激发诱导其训练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练习效果之目的。耐久跑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因此,我们在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也给予高度的重视。

初中生大部分是十三四岁,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平衡;骨骼发育快于肌肉,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导致肌肉弱、耐力差、易疲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因此,中跑项目男1500米,女800米,对他们来说委实是“长跑”了。每节课都在“准备”部分或“课课练”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渐增加慢跑的量。随着时间推移,跑的练习增多,学生逐渐适应,为以后练习耐久跑打下良好基础。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法。耐久跑的教法和训练千万不能三年或六年一员制,即操场干跑图。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想方设法在课堂上经常改变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趣味性。①变换比的队形。如跑道上跑图跑、“8字”形跑、“S字”形跑、螺旋形跑。②变耐力练习为活动性游戏。如拉鱼网、捉俘虏、直道上追逐跑、接力跑竞赛等。③各种姿势跑的辅助练习。如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和高抬腿跑,变速跑或间歇跑。④利用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运动进行耐久跑素质训练。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篮、足球练习、以比赛提高耐久跑能力。例如循环练习法(以400米田径场为例):原地高抬腿跑50次后踢跑50米绕竿跑再200米快速跑加100米放松跑共2组,练习无间歇,组间间歇3分钟。此方法主要以不同内容转移注意力,避免单一动作重复练习极易产生疲劳。再如追逐跑:成绩好的跑的距离长,成绩差的跑的距离短。或让时间追逐跑,教师控制起跑时间,首先跑出最慢的学生,最后跑出成绩最好的学生,也尽量使每个学生同时到达终点。如此的训练,学生就不觉得索然寡味,并能兴趣盎然地投到老师所设计的耐久性练习中,不知不觉在练习中提高耐力素质。

进行耐久跑练习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耐久跑练习一定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有较长时间的匀速跑练习,因为有氧代谢是耐久跑的核心,这是让人体各器官系统适应耐久练习,锻炼强大心脏工作能力的好办法。在匀速跑时,心率应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这种匀速的长时间的跑不易疲劳但又使心脏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锻炼。要有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练习,在匀速跑时心率总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这是一个不足,而间歇跑可使强度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如配备心率接收器更为方便,在一个距离跑完后心率要求达到每分钟170-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复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这样心率再达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匀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补不足,作为耐久力间歇跑每次距离应在800-3000米。在中长跑教学中应首先强调呼吸节奏问题,即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并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意念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跑步时让学生默念“两步呼吸练长跑,心情愉快成绩好”;又如学生在“极点”过后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念“脚下生风,越跑越轻”等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初练或中断重练者须因个体而异,根据自我感觉合理安排运动量,掌握适度运动强度。既要给身体各器官以一定刺激,使机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又要防止超负荷训练。以避免出现过度疲劳。通常以训练后的第二天基本恢复疲劳为准,控制训练总量。应该懂得人体运动规律,讲究科学锻炼方法。初中生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在发展耐力素质的同时,不失时机注重其他身体素质练习,使身体全面发展。合理安排体力,才能创造最佳成绩。指导学生依据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变化进行不同的自训安排。春到气温转暖春困;酷热盛夏防中暑;秋天气候多变防感冒;朔风凛冽的寒冬防冻伤。掌握科学方法,练成坚强的意志,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使耐久跑成为终身的体育运动项目。

上一篇:体育文化视野下的刀郎舞 下一篇:浅论中华传统健身术的现代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