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8-10 07:34:13

对二胡艺术发展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实现,西方音乐、流行音乐对二胡艺术发展提出了挑战,二胡艺术的传承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二胡艺术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化解方法进行了探讨,寻求二胡艺术发展及传承的道路。

【关键词】二胡艺术;发展历程;遭遇挑战;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82-01

二胡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之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历代音乐家们对二胡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二胡的发展提高很快,演奏方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已相当丰富,应用也更加广泛,成为祖国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一、二胡艺术发展进程

20世纪初,刘天华先生将二胡带进高等学府,使其走向专业化道路。随着时代的跃进,二胡音乐在保留原有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与革新。大量新作品的问世、演奏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与现代创作手法的结合、东西方音乐的交融,使二胡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当代二胡艺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制于二胡艺术理论建设滞后的影响。二胡从民间进入学堂、从伴奏乐器发展为独奏乐器不过百年,期间二胡演奏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二胡理论研究却仍显落后。在民族器乐教学中,一讲到“科学的方法”往往就套用西洋理论。可以说,缺乏对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科学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民族性的发展。理论研究的滞后,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受制于二胡创作失去本源的影响。近三十年来,随着多元化文化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二胡音乐的创作发展路子是越走越宽,音乐表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创作中的延续性却明显乏力,很多作品盲目膜拜西方文化,一味借鉴外来文化而脱离了本土文化特征;盲目膜拜西方某些作曲手法,忽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与民族的审美理念;创意性不错,风格性不浓;技法上给人以震撼,旋律上却不能打动人心。

(三)受制于二胡艺术教育不足的影响。从音乐教育的形式来看,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高,常常被视为副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教育的方法来看,钢琴等西方音乐乐器教育较多,中国传统乐器笛子、二胡等乐器的教育较少,导致音乐从业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不够。

三、二胡艺术发展与传承的方法探究

(一)加强二胡艺术理论研究。当前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二胡艺术理论性的研究。在研究中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研究,为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学科基础,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合现代审美的、富于强烈时代精神的二胡艺术。

(二)改变现代二胡艺术发展模式。二胡艺术由民间到大学学堂、由伴奏乐器到独奏乐器、由俗到雅不过百年,到现在却因太“艺术”而渐渐脱离了“大众”生活。要改变这一局面,让二胡艺术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尝试商业化合作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传统二胡艺术与现代审美进行包装以获得新的生机,如前几年引发很多争议的“女子十二乐坊”,其商业性很浓,它并不是追求音乐本身的艺术,而是通^视觉打动观众,这样的方式为民族音乐注入活力,增加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体,对民族音乐的普及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二胡艺术传播方式,让二胡艺术走进校园,最直接的与学生互动,激发青年学生对二胡艺术的热情;走进社区,举办“雅俗共赏”的社区音乐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拉近民族音乐与大众的距离,从而开拓民族音乐的传承平台。

(三)改革现代二胡艺术教育模式。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多元文化和审美取向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二胡艺术教育模式也需要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一是要注重二胡演奏能力、教学能力、理论能力和创作能力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注重文化身份认同的教育,在实施二胡教育的过程中,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行教学,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三是要注重以人为本,合作探究。四是要注重走进大众,融入生活,要摒弃西方音乐教育中的“一元论”,提高对音乐多样性的认识,借助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员最直接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直接地体会民族文化特色,亲身感受到二胡艺术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含蓄包容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员对二胡艺术的认同感。

四、结语

二胡艺术,从创立、发展至成熟,历经近一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个有影响、有特色、有作品、有人才的庞大音乐群体。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相信只要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中国二胡的个性之美的独特气质,同时勇于吸收、借鉴世界音乐艺术的宝贵财富,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尊重历史,大胆创新,二胡这枝独具魅力的民族乐苑之花必将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胡志平.对二胡艺术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音乐研究,1993(2).

[2]张明.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J].艺术教育,2008(11).

[3]杨光熊.二胡教学发展中的思考:关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

上一篇: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作用 下一篇:为什么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