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2-08-10 05:28:39

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力角逐的焦点。从大连市看,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10亿元,同比增长33.4%;全市有89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申请专利量突破4000件,增长32%;磁悬浮技术、大森数控系统等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市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大连市的产业大多是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仍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科技潜力还未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科技力量的协调和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待加强,特别是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还比较低,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都制约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影响了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今后一个时期,大连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国际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进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把大连市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一,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主要结合点,是科技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激活各类科技资源,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拓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和办法,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以产品开发求生存、以技术创新谋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要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机遇,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着力抓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要改进完善现有的成果评价、职称评聘办法,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面向市场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推进科技人才工作的创新,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技成果的创造者。要建立公平竞争、合理流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存量,做好资源整合。为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法制环境,广泛吸引各方面有专长的人来大连市发展创业,贡献聪明才智;要着眼于未来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选拔各行业、各学科带头人,使他们尽快走上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快出成果,多作贡献。要积极推进知识和技术的资本化,尽快完善科技人员分配制度,使其收入体现劳动创造的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总之,要努力使大连成为优秀人才的汇集地,人才生根开花的沃土,人才大有作为的舞台。

第三,推进环境建设的创新,完善落实政策法规。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既需要科技成果,需要资本,还需要企业。金融家、企业家、科学家三者的结合,才能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应进一步完善创新的支持体系,实现科技和生产的紧密结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过渡。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切实搞好科技研发、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科技融资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科技投入上,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克服公共科技资源在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分割,以及创新要素缺乏互动机制等突出问题。注意搞好统筹规划,组织引导,保证前期的投入,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效率。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导向、激励性政策,加大对成果孵化、创新投资、人才中介等重要环节的扶持力度,制定、落实、促进和保护创新的法规、制度,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企业诊断、技术评估、技术产权交易、信息咨询、企业策划等综合服务。

第四,加强扶持和引导,做大做强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具有民营企业的体制和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是我市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依托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大连市民营科技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今后要把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一是进一步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用好用活市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专项资金,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创新、国内外经济合作等专项服务。同时,要吸引外地民营科技企业到大连创业,在大连形成万商云集、万众创业的氛围。二是继续扶优扶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扩大经营规模,力争在3至5年内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扶强做大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整个行业,吸引中小企业配套发展,催生企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使民营科技企业的改革发展与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与建设“一个中心、四个基地”、现代化农业,发展以解决就业为主的城市家庭加工业等都市工业相配套。

第五,狠抓重大科技项目的落实工作,加大产业化培育度。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是一个城市和地方科技成效、经济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科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建设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以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为契机,通过创办二次孵化器,建立科技孵化产业基地,创办科技创业担保公司,启动建设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中心或实验室,以及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试点工作等措施,狠抓重大科技项目的落实工作。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跟踪服务。重点推进“对日软件开发产品集成测试系统”等11个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并积极做好申报新的专项资金项目的工作。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建设,带动产业系统集成,全面提升大连市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系大连市科技局局长)

上一篇:从“商标节”的开展看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 下一篇:北京垃圾焚烧场缓建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