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自主学习

时间:2022-08-10 05:08:07

浅谈高中英语自主学习

一、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授的内容较注重词汇、句型的记忆和语法的操练,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记住老师所教的东西和通过考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教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研究,尤其要关注英语学习的科学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对知识掌握的过程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二、 理论依据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以及他的语言学理论近些年来在这一领域一直大受推崇。很多学者根据他的生成语言理论和克拉申的英语习得理论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通过习得(acquisition)后而获得的。每个人生来具备学习语言的潜能,只要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就会将语言规律内化,形成语言,继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从学习、观察语言现象到发现、总结语言规律,然后再运用所习得的语言规律去创造性地活用语言。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式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任务学习法也正符合自主学习的要求。任务学习法或自主学习法均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那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应在学生活用习得的语言规律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解析疑难问题。

三、 内涵与诠释

“教不必师,学无定式”,这便是对自主学习的精辟诠释。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还应成为教学中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答疑者。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学支持服务,比如电教辅助,包括教学录像带、 VCD等。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如指导他们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抓住重点和难点,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将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学习的形式不能拘泥于教师灌输式的面授辅导,也不能单纯依靠文字教材。录像带、录音带、 VCD、 电视直播课堂、电话、电脑网络等保证了“教不必师,学无定式”的自主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学无定式”还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你讲我听”的被动局面,利用组队练习、小组讨论、典型示范等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要你学”向“我要学”转变。

四、 案例

语言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接受学习虽不完全等于被动学习,但它有被动的特征。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学习,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对语言知识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发现语言的规律,完成发现学习。新版英语教材高一Unit 19中的Language Points板块讲到it的用法,对此,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其步骤如下:

1. 观察

阅读下列各句:

① It is a good thing that New Zealand helps the Maori to keep their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 ② They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visit New Zealand. ③ It was getting dark. ④ It is April 1st today. ⑤ It rains a lot in New Zealand. ⑥ It is some 3,500 kilometers from Polynesia to New Zealand.

2. 分析

上面几个句子的作用依次为it代替从句作形式主语、代替不定式作形式宾语、表时间、表日期、表天气及表距离。

3. 总结

It的用法除了它基本的指代用法外,还可用于表时间、距离、季节、天气,另外还可用作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

五、 结论

(1) 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光从教师角度研究“教”是不够的,还应从学生角度来研究其“学”。教师既要精当讲解,又要让学生积极表现自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身到语言运用的有效活动中。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是学生获取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无穷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与课外的英语学习之中去,从而在一个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习得语言。

(3) 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以交际为原则(communication?based),才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习得语言。

(4) 语言教学的过程,不应是单一的语言结构传授过程。通过大量的语言的有效输入,学生完全有能力归纳出其中的语言规律。

上一篇:基于个体差异原则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掌握技巧,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