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10 03:52:17

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

摘要 以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上场慌”现象,其成因可以归结为:客观原因,包括演出现场和环境,演出场地对演唱者的影响,演唱者的身体状态等;主观原因,包括性格影响心理,意识影响心理等。应对策略有:苦练基本功,演唱前夕做好充分准备;多练演唱的作品,建立必胜的信心;上场演唱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及时总结经验;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消除紧张,放松心情。

关键词 声乐演唱;上场慌;心理学

在声乐演唱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初登舞台的演唱者在演唱时,往往紧张的不能自制,感到心跳加剧、身体僵硬、手足发抖、动作呆板,从而导致演唱时气息上浮、走音忘词等不良现象;还有,平时练声及演唱都挺正常,但是每到考试、比赛或参加音乐会等场合,情绪就会高度紧张,以至于肌肉或声带控制能力减弱,甚至头脑突然出现空白、忘词忘谱。这些就是所谓的“上场慌”现象。实践证明,心理状态的不稳定,会造成生理现象上的肌肉松垮,发声器官活动迟缓,横膈膜与腹肌反应不够迅速等问题。若是在这种状态下仍然继续练声,非但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会使自己的发声器官受到损害。因此,以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全面透彻地分析“上场慌”现象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应对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选手受了现场紧张气氛的影响,会引起心理不安;从行为心理学分析,这可能是受到了过去失败的经验干扰;而社会心理学观点则可能认为这是由于各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所致……影响歌唱心理的因素有很多种,不同的心理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造成“上场慌”的心理因素大致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一)客观因素

1 演出现场和环境对演唱者的影响。

(1)对观众及其行为的感受。假如观众群体是乐意取悦的对象,演唱者就具有较强的演唱欲望。如果观众群体的特征、行为感染了演唱者,则演出的成功和圆满是顺理成章之事。例如在我们系“毕业歌”汇报演出中,面对着自己的老师以及与自己同样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演出,大家对于艺术的崇敬,对于这场演出的关注,以及高涨的情绪,使我们全体演职员忘记了低温和彩排的辛苦,在舞台上为我们系全体师生献上一出完美的晚会。(2)演出场地:场景不同,演唱者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改变。各种演出、比赛会因当地客观条件而决定,比如说:露天或音乐厅;熟悉的城市和陌生的他乡;现场布景,包括音响、灯光等,对演唱者的心理学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演唱者在重大演出前一般需要熟悉场、过台、实地彩排。

2 演唱者与伴奏或者乐队的配合,与伴舞的配合,与场景(包括灯光、音响等)的配合是否默契和谐,同样会对演唱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并将影响到演出效果。

3 演唱者的身体状态。演唱者的身体状态和差异也是影响歌唱心理的重要因素。因为身体和生理状态必然性想到演唱者的心理状态。

(二)主观因素

1 性格影响心理

一般来说,外向人活泼开朗,对于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不会怯场。而相反的,内向型性格的人重视主观世界,比较拘谨和害羞,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演唱时紧张度较高,很容易发挥失常。

2 意识影响心理

在歌唱表演中,存在着大脑对动作“有意识”控制和“潜意识”控制。演唱中的潜意识应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从熟练到自然,然后而变成潜意识控制的反映,即下意识的动作。这就说明大部分声乐学习者平时实践机会少、自信心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

二、“上场慌”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苦练基本功,演唱前夕做好充分准备

1 苦练基本功

我们在平时练声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呼吸练习开始,再由单音――音节――音程转换――跳音,这样过渡练习。另外要对整个作品的高低与强弱,节奏的急转与舒缓,情感的激烈与委婉都要烂熟于心,还要与自己的钢琴伴奏多配合以达到人琴合一的效果。多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自己演唱过程录下来,从中发现自己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培养歌唱欲望来克服紧张。

2 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积极、正确的准备状态,激发歌唱的欲望。首先,从培养对歌唱的兴趣和爱好着手。只有真正热爱声乐演唱,才能在声乐练习时采用“着了魔”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不仅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激发自己的歌唱欲望。

3 多练演唱的作品

当演唱者演唱一首非常生疏的歌曲或是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作品,一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歌唱欲望也不可能随之产生。此外,演唱者还必须熟悉自己的身体部位和表演动作,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旦熟悉这种情况就能够找出方法来克服它。

(二)建立必胜的信心

缺乏信心,就会感到嗓子不适,总觉得有分泌物、咳痰或喉咙发干等;由于演唱动机引起的心理不平衡反应;与演唱无关的杂念干扰而分散注意力;唱前不安和痉挛、感冒、情绪烦燥、心神不定等。我们在演唱之前,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正常发挥,不知道自己能否自如地演唱,不知道能否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全然无知,就不会有成功的信心。信心和技巧对于演唱同等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演唱水平就越高。

(三)上场演唱时高度集中注意力

人们会因为其他歌者的专业水平、听众的评价、担心自己的失误而分散注意力,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就一定要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作品要表达的内容中去,与伴奏良好的融合在一起。一旦出现了错误,不要慌张,也不用考虑自己的失误所造成的结果,而应立即转移视线,投入到所演唱作品或者下一首作品中。另外,演出前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把注意力和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可以做些扩胸运动、伸展运动,到舞台上走一走、站一站、练一练,再到台下观众席去走一走。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演唱的问题,一旦他登上舞台,他应该努力把自己所想象的音乐形象如实的再现出来。

(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无论是练声还是上课,考试,还是演出,结束之后都应该认真总结,以书面形式的写出来,不仅要知道自己哪里进步,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才能有计划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系统脱敏疗法

具体实践方法是:在学生、老师面前练习;用录音机录音;慢慢引入实际环境;多接触引起紧张的环境;从台上俯视观众;在三角琴上联想;有意识地控制感情,“我尽力”要比“我可能会错”好得多;做放松练习:把愉快的食物与引起紧张的食物连在一起,例如喜爱吃巧克力的可以上台前带一块;或是强迫自己做某种表情;强迫自己微笑,换取较为放松的情绪。

上一篇:浅谈塑造品牌个性的若干途径 下一篇: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