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我们将居于何处?

时间:2022-08-10 02:56:35

步入老年我们将居于何处?

住宅对于老年人格外重要,不但是其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中国,我们还未能看到让普罗大众受益的老年住宅,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年社区”也在中国宣告失败。

2000年以后,我国约有3/5的城市老年人口拥有对自己所居住房屋的所有权,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这些在当年能满足年轻人及健全人居住要求的住宅与居住环境,随着住户年龄的日益增长及不断出现的对住宅大小、房型、设备配套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弊端与不足凸现出来,在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私密性等方面都不能更有效地为老年人提供帮助,无法延缓其衰老过程。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闲暇时间比较多,心理上普遍留恋过去,多以家庭或社区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住宅对于老年人格外重要,不但是其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而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结构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特征,传统的四世同堂大家庭逐步瓦解,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机会越来越少。家庭户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居住(夫妇二人或一人独居)。

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能够满足老年人独立自主、方便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需求,并且能保持良好代际交流与社会交往的住宅产品,在今天的中国则尤为缺乏。

十多年前,我国各地曾兴起过“老年社区”和“老年住宅区”建设热潮。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兴建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不少城市甚至效仿美国“太阳城”,在郊区成片的开发建造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以形成老年人社区。

这些“老年住宅”的共同特点是:选址在风景优美、远离城市的郊区,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拥有相对完善的老年活动设施,在设计中考虑了老年人的一些使用问题,但这种将老年人的居所以小区化和社区化的模式集中起来以解决老年居住问题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实践证明,这样的住宅在中国老年人中并不受欢迎,这么多年来并未得到推广,很多当年声势浩大的项目到最后都悄无声息。

这里面固然有经济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由于这样一种将老人作为主体,建造年龄结构单一化的居住社区的方式,摈弃了老年人多样接触的可能性,导致老年人和城市空间的隔离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脱节。居住在这样环境里的老年人孤独感和失落感倍增,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试问,有谁愿意抛弃自己本已相当舒适的房子和再熟悉不过的居住环境,独居于与城市生活分离的偏僻的老年社区?又有谁愿意放弃享受与子孙嬉戏的天伦之乐,选择和垂垂迟暮、毫无生气的其他老年人终日相伴?

如今,随着健康状况与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观念的转变,现在的中青年人在未来步入老年时对居住方式及住宅产品的选择也一定会发生较大变化。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步入晚年,老年居住问题势必引起更多关注。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路

人口的老龄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男女老幼,谁都无法回避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但因文化观念的不同,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中国人常常赞叹美国老年人的独立性。的确,美国因其社会保障制度与养老、居住观念的不同,老年人的独立性相对而较强,因此美国的老年人大部分都独自居住,一部分留在原有住宅之中,另一部分则会选择那些位于东西部沿海城市、规模庞大、住宅类型齐全的老年人社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被国人所熟知并曾被大量模仿或试图复制的“太阳城”。此类社区中的住宅一般都被设计为独立式或集合式住宅,并按照老年人的习惯或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加强社区内部的社会保障与照护服务体系。社区内的老人可依自身健康状况的需要,在同一社区内短期调整或阶段性更换不同的居住空间类型,如病重时进入护理院生活一段时间,病愈后再回到同一社区内的原普通住宅。这样的社区结构,使得老人可以在整个老年阶段始终生活在一个自己较为熟悉的社区内部,同时在生活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旦入住这样的社区,就意味着自己进入老年,与过去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将随之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为的单一性社区结构,生活变得单调而枯燥,易加深老人孤独感和失落感。事实证明,中国完全不适合走美国的道路。

我们的邻国日本,95%的老人选择在家中养老。尽管东方文化及传统家庭观念在日本仍占主导,但事实上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比例正逐年递减。

为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安全,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利用补助和贷款的形式对老年人的现有住宅进行翻修和改建,主要是厕所和厨房空间与设施的无障碍化。此外,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平均寿命逐年增高,养老设施严重不足,因此,日本政府鼓励个人和集体出资兴办养老设施,同时通过贷款优惠等政策来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或者邻近居住。这样的政策也导致了区域性小规模养老设施的发展,如在家中养老的老人们可以获得入户探访、入户护理、日托服务、咨询服务、短期入住养老设施等社区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支援与帮助。与此同时,日本在建设老年住宅时,便关注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优化,大量的潜伏性设计已预先做了充分考虑,比如住宅的无障碍设计,空间的可变性,多居室的分合关系等等。

而从选择丰富性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德国的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在下面的章节,将有详细介绍。

德国人的三种选择

德国作为世界上较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至少比我国提前了20年就已面对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们在城市老年住宅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并发展了老年住宅建设的理论与实际操作体系。

总的说来,德国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普通住宅、老年住宅和养老机构。其中,约占德国老年人口总数90%以上的老人们是居住在普通住宅之中(包括自有住宅、租赁房屋);约2%左右的老年人居住在专门的老年住宅之中(包括无障碍住宅和照料护理式住宅);另有约5%的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养老院和护理院),主要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针对这三种居住类型,德国在近几十年的住宅建设与更新的过程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一)既有住宅的适老性改造

和我国一样,大多数的德国老年人在自身健康条件及居住条件允许的情况都会选择留居自己原有住宅,这样的居住方式既可以保证生活上的独立性同时又能留在熟悉的环境之中。基于此,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在各州推行了既有住宅的适老性改造计划,迄今为止已惠及大批希望原居养老的老人们。

在德国,对既有住宅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多层住宅电梯的增建、室内外高差的消除、住宅内部及外部环境的无障碍改造、卫生间及厨房的安全设施增设、智能通讯系统的安装等方面。那些期望改善居家养老环境的老人在资金上可以得到护理保险的部分支持(保险所涵盖的基本项目),在技术上则可以通过遍布各大中城市的无障碍住宅改造咨询机构获得专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支持。同时,老年人还可以在各咨询点通过样板房的现场观摩,直观的了解并选择改造所需的内容及材料。

(二)照料护理式住宅的新起

20世纪80年代起,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照料护理式住宅开始在德国兴起。这样的住宅概念基于三个出发点:按需提供的照护服务;可独立自主的生活单元;专为老人设计组织的住宅内部空间及其环境。

就照护而言,照料护理式住宅的服务是动态的,在住宅或者小区内仅设有房屋管理员和一到两个医疗护理点,更多的服务来自于社会网络和现有的医疗机构与服务机构等。护理合同由居住者与服务提供方直接签订,而非与房屋所有者签订。服务商可依据住区居住者的数量和每个居住者不同的实际需要情况,提供全天或者分时段的服务以及紧急求助服务。

照料护理式住宅在环境规划中除了要符合城市规划与设计要求,还要求能够与当地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与当地的社会网络形成嵌入式的结构关系,并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内的设施进行服务。这是与其他的住宅建筑,尤其是与过去那些具有养老院、护理院性质的老人住宅在设计与规划理念上最大的不同。

在德国的很多城市,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例子:照料护理式住宅与社区中心及幼儿园相结合,增强代际融合的同时提高社区内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或是在一个混合型社会福利社区中设置照料护理式住宅,居住者通常包括老人、学生、单身母亲、残疾人,多子家庭等,这样的居住者结构大大增加了住区内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助,良好而完善的邻里网络关系,便于住区内的老人可以长期居住并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这样的一种多元年龄结构的社区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就会按照一定比例在社区内插建老年公寓或老年住宅以及相应的社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插建一定比例的青年公寓,以增加年龄结构的层次。

照料护理式住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改变了过去护理院式的老人住宅“重护理,轻居住”的情况,将居住功能放在首位,照护功能仅作为辅助和补充。在平面布局上,创造和区分私密空间、半私密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使居住者既能得到个人隐私的保障,又能与其他居住者进行联系与交流。而在建筑内部则严格遵守无障碍住宅的设计规范,小到门把手的选择、台盆的高度与镜子的倾斜角度,大到住宅内的通道及入口的尺度设计、完善而便捷的通讯系统的设置,都处处体现设计人员对老年人的关怀。从建筑外观及空间规划上看,这似乎就是一栋普通住宅或一个随处可见的居住区,但在细部的设置上,使用过程中随处可见的人性化设计,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新型住宅。

(三)养老机构的涅重生

德国养老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的发展和变革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早期的一室多人的高密度集中居住模式,到后来人性化的2-4人套间模式,再到现今注重保护居住者隐私的居住单元模式,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居住单元与环境的无障碍化以及全方位的跟踪照护服务,保证老年人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私人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随着德国高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所以在此类建筑的设计上就更加强调建筑及其环境的无障碍及易识别性设计,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缓解老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用政策保障“潜伏设计”

除了针对老年人不同需要以及不同居住现状的住宅对策之外,德国政府和相关机构还从政策及规范层面来保证老年人的住宅建筑及其环境的无障碍。

德国各州在其建筑法中强制性地规定了新建住宅中“无障碍住宅”的数量,其中9个联邦州规定新建住宅建筑的首层必须要有两套以上的轮椅适用住宅,6个联邦州规定这样的住宅要有4个以上,而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则规定必须至少要有6套。这样的一些举措使其在通过住宅更新与改造来使现有住宅建筑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保证了新建住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变性与长效性。

建筑师在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潜伏设计”,通过对居住建筑空间的优化设计,使居住者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其住宅进行改造,以使空间适于家庭构成结构的变化,便于居住者在年轻与年老时都可在不离开原有住宅及社区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利于社区中社会关系的延续,使社区生活因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丰富。

我旅德四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德国的老年住宅没有动辄十几万平米、独立于城市之外、年龄结构单一且自成体系的大型老年社区,在德国更多的是规模适当的小型化老年适用性居住建筑,无论是普通住宅中的无障碍住宅,还是照料护理式住宅,甚至是养老机构,其选址多位于地区中心或现有居住区内,尽可能地使老人在进入晚年以后依然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之中,保持与社区邻里的交往,和城市生活的交融以及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交流。这些不仅是一个社区生活多样性的基础,同时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从德国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空间与社区环境应是一个既有完善的社区服务,又有无障碍设施和设备等优良物质环境,同时尊重社会传统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有着多种年龄结构和丰富社会关系的多元化生活空间。而不是让老年人与原有的社会生活突然割裂,住进陌生的、清一色都是老年人的“城市补丁”之中。

老年住宅不是超豪华的“收容院”,更不是装修完备、全程无障碍的“看守所”,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在我们垂垂老矣的那一天。

上一篇:Galli工作学员感受 下一篇:晚清民国四位商人的公益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