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8-10 01:25:08

论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

【摘要】材料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使现代企业除去少数高科技垄断企业以外,其盈利已到了微利状态。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实现财富最大化,就必须增强产品价格竞争力。随着物价的放开,买方市场的形成,向企业的自身内部要效益,已经成为考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降低成本尤其是材料的成本,更是最重要、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降低材料成本

一、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主要包括:材料价格、运输及提货费用等,占材料成本的比例往往达到50%以上,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一) 降低材料购进价格。

1.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供应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质量和交货的准时化程度。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其互相牵制,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向制造商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制造商的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更好,尤其是加工制造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供应商成本进行分析,估算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2.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采购成本。如果企业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此外,对于进口材料、外汇币种的选择和汇率走势也是要格外注意的。如鉴于美元的下跌走势,选择以美元交易,从而降低材料成本。

3.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如贵金属及有色金属,近几年的价格变动非常大。如果采购部门能把握好时机,抓住机会,做好采购数量,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降低材料的运输及提货费用。

1.选择合适的采购方法:影响性较小的采购部分,包括使用量小,金额又低,采购频率不高的部分。其金额不高,确认所取得的价格与一般市售价格比较,是属于公平合理的价格,应该尽量采用不增加或少增加运输及提货费用方法;影响性较大的采购部分,包括使用量大,金额较高,采购频率高的部分。这部分采购,使企业采购的重心,也是企业进行采购成本控制的重点。集权采购便是很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将各部门的需求集中起来,采购单位便可用较大的采购量作为砝码与供应商洽谈,得到较好的数量折扣价格,也可以避免各部门分权采购导致的零星库存,造成间接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种方法是由使用量最多的单位来整合所有采购数量,并负责主导采购议价。这除了可以拥有与集权采购相同的数量优势之外,更能促进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的紧密合作,充分掌握使用部门的需求状况,做好使用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2.选择合适的交货方法:第一,大宗材料的交货方法:如果自提货费用并不能使采购总成本降低,那么,应当采取由供应商将货物交至企业指定地点(仓库)的交货方式。当然,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应当尽量采取这种交货方式,将货物到达本企业前的风险和费用转嫁给供应商或运输商。将物料的成本控制在偏离原始价格最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第二,部分易碎或不宜运输的材料,供应商一般会收取很高的运输及保险费用,很大程度的增加材料采购成本。对这类材料的采购,做好前期的核算非常关键。如果采用企业提货的方式,是否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必须考虑货物的运输风险。

二、控制材料库存成本

成功管理库存并合理控制其成本首要一点是对库存及其成本构成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良好的库存管理可以通过提高库存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回转、降低运营成本等方法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通过节流增加企业的利润。

(一)正确确定库存材料:对一般性的企业来说,其所经营的产品少则几十种,多则成千上万种,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所有产品的生产材料都准备库存。所以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确定库存和非库存的材料,有效控制材料库存的持有成本。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拉动式和推动式,前者是基于需求(生产或客户的订单),仅在需要时才生产或采购的库存管理模式。推动式的库存管理模式是企业基于预测和需求计划,预先准备一定量的原材料或者产成品,以满足随时发生的生产或客户订单的交货要求。大多数企业通常情况下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模式来管理企业不同的材料。这样既能缩短订单交货时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又能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加快资金的流动。

(二)减少不可用材料库存:虽然很多时候库存是必须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随时发挥其作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或者说这些库存在一定时间内是不能用的,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这些不可用库存的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途材料、淤滞(滞销)品材料库存、预留材料库存、在线库存或待检材料都是不可用的库存。减少不可用材料库存可以通过缩短交货运输时间,预留合理材料库存;制定合适的商务政策来减少淤滞库存的产生;优化材料的检测手段,制定合理的检验程序,加快材料的检验步骤,缩短材料的检验时间来降低待检材料的库存,达到降低库存材料成本的目的。

(三)采用合适的库存材料补给方式。

库存补货首先要解决何时补货以及每次补多少货的问题。正确的库存补货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安全库存量,对整体库存水平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定量补货法,就是当某种物料的库存量达到预先设定的水平时进行补货。二是动态补货法,相对定量补货法,它是通过对现有库存量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需求预测数量的平衡,来决定当前是否要生成采购订单补货。

(四)确定合适的订货量:企业在解决每次订购多少量的问题上,需要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供应商所提供的折扣系数、采购费用、运输费用、仓储费用。

(五)库存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虽然库存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的整体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单纯、一味地强调库存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作用,甚至会其负面的影响。就库存材料来说,控制和降低其库存成本,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就是影响企业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和及时性,从而影响产品销售,影响企业信誉,给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还需要注意材料库存成本控制的两个前提条件――供给水平与总成本。

材料成本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各项服务水平的要求而单独追求成本降低。企业只有结合自身情况,有效地利用各种成本控制手段,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点,才能达到既控制了材料成本,又能为生产服务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上一篇:煤矿胶带输送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