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时间:2022-08-10 12:40:49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能够理解阅读的文章,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实现学生对于阅读技巧和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考纲》对于阅读理解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资料,例如广告、说明、公告、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可是,在英语阅读中各类不同的文章和体裁层出不穷,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使学生难以掌握全部,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于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促进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通过学生的不断实践,学生会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技能,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认真分析,了解英语阅读的不同题型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理解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常见的英语阅读试题的题型。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试题就能够在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常见的阅读题型主要有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猜测题。

1.细节理解题,关注文章细节

细节题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文章的细节,之后针对问题进行细致地阅读和思考,从文章中找出正确的句子。面对这类的试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查读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需要的细节上。在查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通篇跳读,眼睛快速地进行扫描,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细节题常见的设问方式就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这类题的选项通常是对统一问题进行判断或对不同问题进行判断。对于这样的判断学生一定要到文章去找具体的信息,然后进行排除解答。学生关注了细节才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找到正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解答。

2.主旨大意题,提炼文章主旨

学生通过阅读会形成自己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含义。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章开头或者是结尾的方式来总结文章的大意,使学生能够通过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炼出文章的主旨。这是文章主要叙述的内容,也是学生需要理解的关键。对于每一篇学生阅读的文章,学生都应该做到能够掌握文章的主旨。这类问题通过会以: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的问题形式出现。面对这种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思考,了解文章主旨。

3.推理判断题,分析文章要点

《考纲》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及自己的一些常识进行合理的推断,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人物的动机、目的及性格特征,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阅读中有一类试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来进行推理和判断,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实现学生对于文章观点态度和写作动机的正确掌握。这类试题通常会设置问题: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例如阅读文章中:The young man quickly answered,“yes, sir”这是服务员所说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中的quickly和yes, sir学生应该可以推论出,说话者似乎态度谦卑,甚至有点诚惶诚恐。

通过推理判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不断地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推出一般,或由具体推出抽象的推理过程。在做这种试题的时候,学生需要深刻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推理判断题不能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也不能妄加猜测,对表面文字信息作出多步推理,必须忠实原文,以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为线索和依据。

4.词义猜测题,理解文章内涵

英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英语单词都掌握,达到精通的程度,但是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上下文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单词进行含义的推理和判断,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这类试题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判断单词、词组或句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确切含义,学生需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法、语法逻辑、经验、常识、上下文等线索来确定词义。在问题的设置上,经常会出现:“the underlined word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的问题设置。学生在进行猜测的时候可以根据定义或同位关系,也可以根据同义或反义,或者是根据因果关系和句法功能等进行词义猜测。学生掌握了推理判断和猜词的能力,面对任何文章就都能够轻松应对,得心应手了。

二、自主探究,形成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和思考。因为只有学生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学生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自己的阅读技能。阅读中学生会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语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快速地浏览文章会了解文章的基本脉络和思路,使学生能够捕获信息,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敲,进而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推敲到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必须是学生亲历的一个学习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学生才能够形成忠于原文的认识和理解。在阅读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进而立足问题推理判断、进行分析,找到线索,通过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三模块Music的阅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和固定句型。学生通过阅读会感受到语言规律,从而形成语感,习得其中的句法结构和词汇知识。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问题,主要是针对阅读文章提出来的。如:How did Haydn change the form of symphonies? Where did Haydn become director of music?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问题会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究文章的细节和内容,明确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和要点,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思考中学生会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要做到不凭空猜想,不主观臆断,根据作者的思路和基调来进行探究,从细节来得出语言规律和文章大意。

三、合作学习,畅所欲言用交流达成共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合作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和体验,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探究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合作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中,学生的疑问和困惑都会不断地被解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必修四的第四模块Great Scientists 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讨论问题:How important is the discovery?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会用英语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进行表达和分析。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一个人看不到的信息可能通过学生的交流会不断地完善,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掌握语言规律和阅读技巧。学生的相互讨论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动力去探究英语阅读文章。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和挖掘,促进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得出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结构,探究出字里行间的含义,进而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四、夯实基础,抓牢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和语法是最基础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夯实这些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把英语学习比喻成盖房子的话,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盖房子的砖瓦,语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房子的框架。要想把房子盖得又美、又坚固,没有砖瓦和框架都是不行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英语阅读理解,没有词汇和语法作为基础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词汇,探究语法规则,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当然可以运筹帷幄、得心应手了。但是教师也要注意给学生选择的文章应该是难易适中的文章,要精选材料,用兴趣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词汇和语法知识太难会让学生觉得文章晦涩难懂,从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阅读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感受到英语的语言魅力和气息,使学生能够产生阅读的快乐,进而主动地进行阅读。学生要通过词汇和语法的线索来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能力。

总之,为了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试题的各种常见题型。同时针对各种题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分析,促进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在探究和思考中掌握阅读策略,增加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中.阅读速度与阅读方法.外国语,2000,4.

[2]马金伶.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

[3]单希r.英语阅读技能提升的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4,3.

[4]方兴. 浅谈语境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善于质疑,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