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意境

时间:2022-08-09 11:07:09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①瘗②花铭③。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①愁草:没有心情写。草为“起草,拟写”之意。②瘗(yì):埋葬。③铭:文体的一种。南朝梁庾信有《瘗花铭》。

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声声慢 秋声

蒋 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①,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②,何年致此身③?

[注]①灞(bà)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注],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①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②外,远烟碧。

[注]①采石峨眉亭:《安徽通志》载“蛾眉亭在当涂县北二十里,据牛渚绝壁”。《当涂县志》称它的形势“据牛渚绝壁,大江西来,天门两山(即东、西梁山)对立,望之若峨眉然”。②青山:在当涂东南,山北麓有李白墓(据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公墓志》)。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卖花声 雨花台[注]

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雨花台: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

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①

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②,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此诗一作张继诗,题为《山家》。②嗔:嫌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氛围?

答: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画面?

答:

上一篇:第一节 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及句子 下一篇:第二节 分析结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