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称

时间:2022-07-20 02:29:33

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我、我们),即“我”称;第二人称(你、你们),即“你”称;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即“他”称,文中直接以某人的名字进行叙事,也属于第三人称。

在记叙、抒情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读者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际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因为既然有“你”,那么肯定有“我”,也可看做第一人称。但第二人称常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出现,使文章呈现出情感的跌宕起伏之美。有的抒情散文也运用第二人称,把某物拟人化,使全文产生一种当面交谈的语境,便于交流感情,增强文章的抒情性。

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的,为第三人称。如“他”“她”“它”“他们”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第三人称写法被称为“全知全能写法”;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短处是没有运用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读者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避免第三人称让读者产生距离感,同学们可以适当地借文章中人物的口,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让“他”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展示“他”的心理活动,这样也能给读者以亲切、真实的感觉。

写作时到底是运用第一个称还是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同学们应该从所要处理的材料、表现的主题方面来考虑。需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并贯串文章的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最终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走着走着,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天空又异样起来。我们一起抬起头,不由得发出了轻轻的呼声。原来,太阳又出现了,在阳光的照耀中,每一朵乌云都被镶上了亮闪闪的银边。它们焕发着奇异的光辉,这种光辉均匀而灿烂。在这种光辉里,每一朵怒气冲冲的乌云,都变成了乖巧听话的孩子。

真是美极了。

我们停下车,久久地看着这些被镶了边的乌云。我被深深地震惊了。以前,我从没有注意到过这样的景象。有乌云,就会下雨。太阳出来,云就散了。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从没有想到,太阳和乌云可以这样并存,而且,每一朵乌云都可以被太阳镶上美丽绝伦的银边。

满天的乌云是有力量的。比它更有力量的,是阳光的手臂。

我忽然想:也许,无论面对多么绝望的境遇,我们都不应当放弃用最大的努力去坚持。因为,乌云遮天也不一定意味着瓢泼大雨。也许,无论面对多么异己的事情,我们都不可以用个人的成见去排斥,就像,连阳光也没有拒绝乌云。也许,无论面对多么可悲、可恶和可恨的人――甚至是我们的敌人,我们都不能够只是远距离地观望、叹息和评论,而是应该给予他最真切的友爱、最诚挚的理解和最博大的宽容,正如那些拥抱着乌云的阳光。

(选自乔叶《每一朵乌云都镶有银边》)

选段是文章的后半部分。此段中作者描绘的是郊外游玩回来的天色变化。太阳和乌云并存,每一朵乌云都被太阳镶上美丽绝伦的银边,这一美丽的奇景让“我”感慨万分。文章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写“我”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给读者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也为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方便。

嗯,你喜欢笑/虽然没有醒/是找到了,板缝中/遗落的星星?/那僵硬的木疖/脱落着/变成花香和雾的涌泉/北风,和东方海的潮汐/在你的银项圈中/回旋,缓缓……/是父亲绵长的故事?/是母亲/不愿诉说的情感?

……/我知道了/我有两次生命/一次还没有结束/一次刚刚开始

在你短暂的梦里/我走了/我走向四面八方――/走向森林/踏入褐菌的部落/走向弯弯曲曲的枝条和路/跃过巧妙起伏的丘陵/走向沙洲/走向大江般宽阔的思想/走向荆条编成的诗/藏进蜂窝、鸟巢/走向即将倒坍的古塔/烟囱、线架的触角/渗入山岳/――勇士的内心/潜入海洋/永不停息的吻……

在你醒来时/一切已经改变/一切微小得令人吃惊/现实只是――/蛛网、青虾的细钳/还在捕捉夜雨的余滴/梦的涟漪……/我/将归来/已经归来!/踏上那一级级/阴凉温热的石阶/踏上玄武岩琢成的/圆桌的柱基/在小竹门外,在小竹门外/作为一个世界/把你等待

一九八零年四月

于绍兴、上海

(选自顾城《水乡》)

这是顾城题赠给谢烨(顾城的妻子)的一首非常美丽而独特的情诗。他以某种方式(想象或现实)游历了谢烨的故乡绍兴。这次旅行似乎给顾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阅读到了只是浮现在他童话幻境里的真实意象:“蛛网”“青虾”“夜雨”“玄武岩琢成的圆桌的柱基”等等。他沿着这样的意象道路走进了谢烨的童年,他多么渴望有一次这样深切的进入,去触摸谢烨面容背后的一切:她的情感、她的灵魂及其她身后的历史等等。诗歌用第二人称面对面地深情交谈,收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熊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选自魏巍《我的老师》)

选段中作者将三种人称交替使用,巧妙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蔡老师的感情。开头用第一称叙述“我”忘不了蔡老师,接着用第三人称叙述蔡老师如何关爱“我”,叙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改用第二人称激情地叙述:“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此,选段感情澎湃激昂,达到顶峰,结尾又回到第一人称接着叙述,照应开头,以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一、采用第二人称,写一个表现友情的片段。

示例:和你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开心。

可那个雨季,我随父母离开了家乡,离别时的迷离泪眼,诉说着你我间的深情厚谊。

以后的日子里,有多少个夜晚无眠,总想起你的笑容,想起你甜甜地唤我的神态,想起你一切的一切,朦胧中,依然和你在一起。

又是一个美妙的梦境!你我在那个见证着我们友谊的向阳岗上,大声地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你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我们彼此注视着,注视着,开怀地笑着,笑得是那么幸福。我们又一起荡起了秋千,悠悠地荡啊,荡啊!春风和煦地吹来,吹皱了一池春水……

二、写一个片段,三种人称交替使用,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表达方式不限。

示例:我要做一个不屈不挠的人,像爱迪生一样,经历无数次失败,却依旧坚持不懈。他终于找到合适的灯丝成功了,他让漆黑的夜晚变成了明亮的白昼。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虽然眼前一片漆黑,但心灵却明亮无比,她以常人所没有的坚强意志,勤奋学习,洒下艰辛的汗水成就了自己的作家梦。

只要你不屈不挠,洒下辛勤的汗水,就有甘甜的回报,就能让贫瘠的土地开放出灿烂夺目的花朵,让布满乱石的小山丘,发出金色的光芒。

只要你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无论你天资如何,你都能驾驶着胜利的帆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运用第一人称写一个片段,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之感。

示例:好惬意!

一个凉爽的夏日周末,我静静地站在公园的一角,沐浴在阵阵清风之中。风儿轻轻地抚过我的发丝,顿时周身清爽。我静静地聆听,不放过任何一点旋律。地面上一株茉莉以淡雅的清香吸引着我。我蹲下身,轻轻抚摸如玉的花瓣。那圆润的手感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初生婴儿润白的肌肤,如同被香醇的牛奶洗过一般,在光照下显得娇艳无比。“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芽,又香又白人人爱……”我陶醉地哼了起来。

四、以一首古诗词为基点,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第三人称描写一个场景。

示例:雷雨后的第一束阳光,久久待在闺房之中,而心儿却早已随那阵夏雨远去。命人略备薄酒,独自上了一叶小舟,开始划行……船底是潺潺流水声,随木桨有节奏地荡漾,传来夏日少有的清凉。一抹素色的娇影穿梭于绿肥红瘦之间,她挂着少有的笑意,不时小酌上一杯酒。滋润的雨把周围的一切装饰得透亮晶莹。空气中弥漫着夕阳的味道,她竟沉醉不知朝夕,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惊得一滩栖息的鸥鹭慌乱地飞起,“沉醉不知归路,误入了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上一篇:第四节 侧面描写 下一篇:第一节 细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