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的保护修复

时间:2022-08-09 07:49:57

浅谈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的保护修复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其精美的纺织图案和精湛的织造技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在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腐蚀影响和作用,造成织物破损、缺失及污染,通过运用传统修复材料与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修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文物修复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73-02

t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是甘肃省博物馆新征集的青海都兰唐墓出土的24件织锦文物之一。2015年8月,甘肃省博物馆对该批丝织品文物开始进行保护修复,其中包括本文所涉及的这件红地连珠团窠对鸟纹锦袜,修复工作采用传统的丝织品保护修复技术,使其恢复了历史原貌。另外,通过对其修复工艺和方法进行探讨、整理,为后期丝绸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成功范本。

一、锦袜保存现状

从文物的保存现状看,织物稍有褪色,尺寸为16×23.5厘米,品相相对完整。袜身由两部分织锦组成,袜面为红地连珠团窠对鸟纹锦,袜筒为黄地宝花团窠对鹿纹锦。其中对鸟纹中鸟的形象在粟特美术中较多,其演变较为繁杂,有出现在联珠团窠中的立鸟纹样,鸟形随着艺术的传播逐渐脱离其原来的寓意而走向装饰程式化的发展方向。如绶带鸟图案象征着帝王的神格化、王权神授,或者说帝王作为神再生不死的观念。联珠鹿纹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种丝绸制品纹样,鹿纹象征“利禄长存”。在联珠鹿纹中,鹿的形象夸张,富有装饰性,色彩由米黄作底色,藏青作鹿纹,鹿体饰有三颗小圆珠与圆珠呼应,另以三角形纹留有土黄底色,与圆形成对比,整个鹿纹呈虚虚实实的视幻效果,显得古朴而鲜明。锦袜上的对鸟对鹿纹图案寓意祥瑞,形态栩栩如生。

由于袜底缺失,残缺面积约为2×3厘米,而且锦袜内部没有任何底衬与充垫,褶皱严重,整体扁平叠压状,无法呈现古人穿戴锦袜的立体感和精美图案。同时锦袜大面积污染,还有局部污染似墨迹,有结晶盐颗粒析出(病害腐蚀状况见图1)。此外,因为锦袜底部缺失,袜底周边缝线开裂,在后期修复时需要对其进行形制确认和材料填补修复等,从而增加了修复难度。

二、锦袜修复原则

针对锦袜制作形制特点,依据文物修复最小干预原则和锦袜实物观察以及病害腐蚀分析结果,选择全衬垫方式进行修复,即在锦袜内部整体加衬一层背衬织物,在可以确定织物牢度较好的情况下,采用针线法修复此件锦袜。

另外,由于残缺处刚好是锦袜上下两个部分接缝处,所以背衬要依照文物的基准色染成相近的两个不同颜色的背衬,再依照锦袜的形制尺寸进行裁剪、缝合,最后将同样形制的背衬织物衬于锦袜内部,与锦袜缝合。

三、锦袜修复技术与方法

(一)清洗

使用博物馆专用吸尘器吸除隐藏在锦袜表面的灰尘、污物等;观察文物表面受污染程度,同时为防止晕色,先作水清洗局部实验。清洗具体操作如下:用棉签蘸超纯水在角落部分进行试验,观察是否有晕色;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局部清洗,但清洗后观察效果不明显,局部残留黑色污渍不易清洗;尝试用有机溶液清洗,但效果仍然不理想。若污渍已渗入整体织物中,不易去除。

另外,在清洗过程中发现文物牢度较强,尝试使用水洗池浸泡清洗。将锦袜浸水后,用毛刷蘸清洗溶液打圈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使文物快速脱水,最后自然风干。

(二)背衬制作

根据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VHX2000C,日本基恩士)采集不同部位织物的图像(50倍、200倍),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并利用测色仪(CM-700d,柯尼卡美能达)测试锦袜色彩,然后根据颜色数值和织物组织结构,用相同组织结构的白色织物根据染色工艺曲线,染色而得到修复背衬材料,锦袜组织结构见图2。

取与纺织品文物厚度相近的无色斜纹绸两块作为背衬织物,以锦袜残缺部分的棕红和棕黄色为基准色,使用酸性化学合成染料进行染色,此外,要求制作好的加固背衬材料与被修复的袜身的组织结构相一致,而且色彩相近,并且强度要好于锦袜的强度,适合使用针线进行缝合加固。

(三)平整

清洗后的文物已比较平整,局部不平整处,在确保文物不会受损的前提下,用磁铁固定压平,袜身整体的舒展通过修复模型进行填充平整。

(四)缝合加固

袜身破损修复:对染后的背衬织物进行平整,依照纺织品文物的形制裁剪成同样的纹样,再进行缝制。然后放入文物内部铺平,不平整处再次用磁铁处理平整,用针线与锦袜上围缝合。需要注意是:对锦袜的残缺处点针与背衬缝合,缝合时注意背衬与文物的经纬要吻合,接缝处要齐整。

袜底形制补缺:依照锦袜形制,裁剪袜底纹样;再用粘合衬使斜纹绸加厚,按照纹样裁剪袜底,并把两个袜底缝合以增加厚度,最后把缝合后的袜底与锦袜缝合。由于袜底有明显的缝线,需依照原来的尺寸,用染色后的丝线在锦袜与袜底之间明线缝合。

由于袜底整体需要与袜身进行缝合,同时袜身呈不规则圆形,在修复时,借助修复模型先使袜身平整,然后将袜底与袜身进行缝合加固,针线松紧适度,避免由于针线的拉力使脆弱的织物二次破裂,也避免产生织物表面不平。

(五)制作填充模型

由于锦袜没有内部填充,很容易再次叠加层压而导致变形,严重时纤维老化断裂,所以制作修复模型,以此进行褶皱去除并提高锦袜的平整性,方便修复的同时也提高后期陈列展示的美观效果。

依照锦袜的形制裁剪成一样的纹样,然后缝合,再用同样形制的弹力絮装入,最后缝合道具,锦袜修复效果见图3。

四、结语

锦袜修复工作基于立体展示效果需要,由于袜底缺失,考虑用相同袜身颜色的斜纹绸补做袜底,同时根据袜身底部的轮廓确认袜底形制,记录袜底周边的缝线形式,采用相同针法进行缝合固定,并保证袜身与袜底的缝合部松紧有度。而对于锦袜内部空间的填充,需在填充材料外部缝合形制相似的保护层,不可直接将填充材料放入内部,以免发生内部受力不匀和缝线开裂,同时也避免再次叠压引起的纤维老化断裂,这也是立体展示效果需要关注的要点。

锦袜修复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修复后的锦袜色彩艳丽、纹饰清晰、形制明确,不仅使文物本身得到了保护修复,更通过修复复原充分地展示了它的用途,增加了一定的观赏价值。

上一篇:吸烟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针对性护理... 下一篇:针对性护理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预防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