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

时间:2022-08-09 03:58:24

浅谈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

群众文化,通俗的讲就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从这一概念出发,坚持群众化原则,应是群文工作题中的应有之义。但是,就笔者听闻。在相当一些群文单位和群文工作者中,并未能真正遵循群众化的原则。致使在组织群文活动、开展群文工作中。出现了“专业化”、“精英化”等倾向,引起了不少群文工作者的忧虑和人民群众的反感。本文就群众文化坚持群众化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权作引玉之石。

一、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首先是由劳动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对象,文化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如果说,这种享用者的资格在阶级社会里一直被剥夺的话,那么,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群众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

其次,群众文化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也是由群众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群众文化之所以称之为群众文化,它的社会性、广泛性、多样性、通俗性和综合性,在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方面,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方面,都与专业文化有区别。它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大众文化享受的需要,还可以满足人民大众自我文化实践的需要,群众文化应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事。

第三,群众文化必须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这还因为劳动群众是人民的主体。

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经典著作中就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尽管提法与内涵有新变化,但精神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农群众是人民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的主体和核心。群众文化把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则无疑是天经地义的。很难设想,还有什么离开工农群众为服务对象的群众文化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

上述三点可以说明,群众文化“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05页)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有许多做法,违背了上述原则。

例如,在组织群文活动中,有的单位往往追求表面的热闹,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忽视深人基层,辅导群众开展艺术活动。他们热衷于搞“官办竞赛”,搞大活动,名称取得越大越好,而实际上参加者寥若晨星。从报纸电视上看似乎很热闹,而事实上完全忽略了活动的覆盖面。

遗憾的是,这种表象的虚荣,也会赢得几声喝彩,甚至能得到一些领导的欣赏,加上参与这项活动的一些人可以获得“名”利双收,因此,这种忽视农村,忽视基层,“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的现象,始终未能得到纠正,由此看来,提出群众文化要坚持服务对象的群众化的问题。绝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二、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

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化的原则,还要体现在群文活动主体的群众化,前面已提到,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性质决定的。如果说,人民群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愿望在过去的那个时代里还受到精神上的压抑和经济上的限制的话,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日益更新,自娱自乐,自我创造愈来愈成为当代人的一大追求。这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所说的那样,“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的产物”。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人民群众作为群文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自娱自乐的愉悦,自我表现的满足,而是艺术才能的创造,是蕴藏着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纵观群众文化活动的历史,无论是原有的活动形式的改造,或是某种活动形式的诞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就是群众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正是这种创造的精神,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向前发展。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表现出把自身创造性活动作为满足自己精神生活需要的最高追求。这也正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如上所说,群众文化的自娱性、创造性,决定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必须群众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中,必须千方百计地去组织、发动、带领和依靠群众,这实在是群文工作的基本职责。论及主体,还有一个衡量群文工作的标准问题。衡量一个地方群文工作好坏的标准,不仅仅是出人才、出作品,更重要的应该是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应该是当地的人民群众有否广泛地组织动员起来,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的主人。群众文化以满足群众自身需要为目的,离开了主体的自我文化实践,满足需要不是落了空吗?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把是否坚持群文活动主体的群众化放在突出位置来要求,把辅导基层、抓好队伍建设作为考核、评估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而事实上,抓辅导、建队伍,不仅活跃了基层,而且也同样可以出人才出作品。这是不矛盾的,而是一个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三、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坚持把普及放在第一位

所谓普及,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急需和容易接受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给他们。普及的内涵一是指活动覆盖面要广,参加活动的人数要多,突出数量的要求。二是活动的内容水平既要符合广大群众利益又要适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水平、鉴赏水平和欣赏习惯。

群众文化之所以要突出普及,这是与群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一本质属性相关连的。从古代“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的热烈境况,到现代我国广泛开展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等,无不体现这一特点。从理论上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群众文化无论是作为衡量我国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还是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还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其重点都应该是普及。

上一篇:川藏北线:2412公里,梦一样斑斓的苦旅 下一篇:人生快意泸州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