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09 01:55:31

浅谈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摘要】 实验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是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方面,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如何针对实际情况,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主动性创新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以“应试教育”和“减负”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考试为重,学生甚至没有自己动手的能力。

课堂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阶段,这段时间更容易提高学生在学习物理学习上的主动性。实验课是学生认识接触物理的一种手段,也是物理学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等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物理实践活动。而当前物理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实验;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

三教师对实验的准备不充分;四老一套,不够创新

而课堂上正确细腻的实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在初中学生意识比较单纯,做什么事,注意力往往与喜好联系在一起,容易被其它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让学生明确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甚至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证明: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成正比。

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底面积为S),;小汤匙一个,;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足量的水,足量细沙;,天平及配套法码.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空试管的质量m1

2、将试管漂浮在水槽中,标记水面在试管上的位置。然后用汤匙向试管中加适量的沙子,再记录此时水面在试管上的位置,从而计算试管下降的深度h

3、把试管擦干,用天平称出试管与沙子的总质量m2

4、分析沙子重力:(m2-m1)g ;沙子排开水的重力: ρ水s*h*g就能得出结论

5、为了排除偶然性,可以改变一下试管中的沙子的多少,重复2-4步,然后在分析证明。

二、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和普通教学不同。适当的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由于好奇心,大部分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笑话。因此适当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有安全弊端的实验要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

2.2 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比如说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 会越来越高?

实验器材: 铁架台、 酒精灯、 火柴、 石棉网、 烧杯、 中心有 孔的纸 板、

温度计 、加盖烧杯、 温度计、 水 、 秒表、 铁架台、 石棉网 、酒精灯。

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 一听: 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 二看: 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 三记: 当水温升高到80℃时,每隔 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 数直至水沸腾后3-5min 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 的变化图象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达到8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 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当水温达到8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时 再继续观察3-5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并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课上,我把各种学生按照他们的个性分为观察组、探究组,调查组,动手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较聪明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有关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甚至可以独立的在实验室进行本节的实验内容,而大部分则提高了学习上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利用实验培养新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指有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引发学生渴望创新。

例如,在自由落体失重现象这一个实验时,用一个带孔朔料瓶,当瓶子从高处下落时,小孔竟然不漏水。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有趣。继而发问,水为什么不漏了?是什么“堵”住了小孔?是魔术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非常集中,且教师的问题恰是他们脑中的疑问,使他们开动脑筋。我认为学生思维上的积极参与相对于让学生上台来动手参与,更加重要。上述系列问题主要目的还只是在于引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解完该内容后,本人又继续展示那个水瓶,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才的现象距离比较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实验现象,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一点?此问一出,学生的一些想法马上涌现出来:“看地上有没有湿”、“把水换成沙子”、“把瓶子举高点,下落久一点观察时间长些”、“用一张白纸垫在后面,看水有没有喷湿白纸”,等等

气氛异常活跃。营造气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不能凭空产生,须借助外因的刺激,引导产生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欲望。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飞跃,认识到美妙的物理现象,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上一篇: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 下一篇:浅谈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