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有话好好说”

时间:2022-08-09 08:16:25

青少年要“有话好好说”

“童鞋们啊,昨天的卷卷灰常的难啊,都是神马啊,你们有木有这样的赶脚啊,偶伤森,内牛满面呀!”

这是贴在某初中班级板报感想栏中的一段文字,看的一些老师目瞪口呆。原来前几日测试,测试过后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次考试的感想说一说,结果就有了这段话,老师细细研究了一下,总算“翻译”了过来。为了这样充满歧义的文字,老师非常纠结,但这样的现象绝不是仅此一例。

据调查,网络流行语非常盛行,尤其在青少年中间。接受调查的青少年,90%以上在日常交流或文字运用中,有意无意使用过网络流行语。从上面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因为网络流行语表达的不规范性,使人们在交流中很容易产生理解偏差。

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弊端,为什么在青少年中还会形成网络流行语盛行的现象?

网络流行语盛行原因

首先,网络流行的时代,作为一种自觉跟进,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定环境的歧义语,偶尔网上说几句确实添一点幽默气质,使青少年在虚拟交往中能够调节气氛,更显轻松,甚至化解矛盾。比如有一次宿舍的几个同学去聚餐,其中有一个同学不吃虾爬子,可是组织者不知道,叫了这道菜,不吃的同学有些意见,就说了过分的话,回来后这个同学在QQ上向组织者道歉,就说“我文章写得不好,所以不爱吃瞎爬纸。”一句话把对方逗乐了,两个人重归于好。

其次,网络高科技作为一种先进前端的技术,自然是青年人接受最快,紧跟网络而来的一切,自然也是在青年人中间最容易得到认可与追随,就像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店里大多是年轻的顾客。所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被年轻人喜欢也就在所难免。

再次,年轻的心往往充满好奇,尤其是从前都没接触过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赶脚”“神马”……越歧义,越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因此对于这样新鲜的说法充满了尝试一番的冲动,而在实际交流中有时确实能达成意想不到的增加气氛效果,比如由“厉害了word国”派生出的“厉害了word姐”“厉害了word哥”等,在夸赞人的时候,就打破传统,感觉到一种时尚c新意,甚至是朝气与年轻。而网络语言使用率的全民普及,更促进了在青年人中间的流行。

最后,网络语言得到无形的推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聊天中使用几句网络语,会使谈话显得时尚,很潮。不排除许多年轻人都是为追赶时尚才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因为当前有这样一种思潮,如果你不懂网络语,就会被定义为落伍了。年轻人追赶时尚,也是网络流行语得到推广的原因之一。

如何正确运用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利弊并存,那么青少年怎样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取精华去糟粕,做到使用正确?

第一,多读书,读好书。相对于网络媒体,纸媒更严肃,在纸质媒体中,很少看到歧义的字,歧义的话,所以在阅读纸质书籍时,会养成一种严肃,正规的的语言习惯,自然在接触网络流行语时,才能够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第二,看电子书时,应该慎重选择。现在许多年轻人青睐网上阅读,喜欢看电子书,这个无可厚非,但因为网络传播的随意性较大,所以许多电子读物良莠不齐,这就需要青少年在阅读的时候要擦亮眼睛,对于一些广泛,滥用网络语言的书籍,要懂得规避,不要阅读传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这样的书籍久了,自然会使你的语言习惯发生改变,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三,平时看电视,进行娱乐活动时,多看一些传统的、宣扬正确语言习惯的节目,比如“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耳濡目染,不但会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还会增加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熏陶对于防止滥用网络流行语大有裨益。

汉语言文化需青少年传承

汉语言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标志与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散发着瑰丽色彩。生活离不开语言文字,科学同样离不开语言文字。可以说,我们随时都在使用语言文字,汉语不过关,话说不明白,字写不通顺,对于一个人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学习汉语言文化的重要阶段,过多的使用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会产生一种不良习惯,影响遣词造句,甚至对汉语的真正传承与掌握。因为这些特殊语句都是不规范的,一旦形成习惯,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势必引起错误理解,闹出笑话。语言不光是一种文化,还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掌握了正确的汉语,就像有了一把钥匙,它可以开启中华文明的宝箱。

因此,主客观上规避使用这种歧义的网络语言,形成使用规范汉语的习惯,对于青年学生非常重要。日前,在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中央和地方一些电视台举办了一些汉语言节目,号召大家积极使用正确的汉语汉字,这些节目得到了家长、老师和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甚至有专家倡议设立汉字节,这些都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汉语言文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上一篇:NBA是笔好买卖 下一篇:《中国戏曲大会》:零门槛“入戏”展国粹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