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

时间:2022-08-09 06:44:49

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公路工程项建设的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机械设备也已成为决定施工生产的质量、工期、成本的重要因素,重视施工机械管理,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已成为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对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一些问题作出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不断进步,公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标准也在逐年提高,对筑路工程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许多大型公路工程的建设,机械设备陈旧、维护不好、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等许多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出现在工程实践当中。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1、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现状

1.1生产管理与机械管理的不合理性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一般都在施工现场,他们往往所追求的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机械管理技术人员一般被安置在技术研究等相关部门,不能在生产过程发挥作用。生产管理人员整体缺乏公路建设机械的正常使用和定期维护知识,在公路建设施工中存在很多弊端,机械操作人员往往处于被动或受支配地位。

1.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难以落实

我国公路管理部门历来重视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但是制定的相关制度、法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甚至难以执行,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施工单位只注重公路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加班加点施工使机械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轻管理、重使用”的思想大大影响了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施工速度,对已经发现的小问题不及时维修使机械设备最终损坏。

1.3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等状况,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和大修,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机械设备常常出现故障。既花费了较大精力与高额费用进行整修,又严重贻误了正常施工工期。

2、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繁多,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机械的科学化使用与管理,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减轻劳动强度,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对加速基本建设,改变公路交通面貌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机械本身设计制造时的管理科学性,主要是机械设计科技含量的多少、性能的高低等。科技含量的逐步提高,帮助机械自动化水平快速提高,增大机械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是使用期内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机械的完好率、工作效能的发挥等,避免因机械的技术水平低或维修率高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再一方面,施工机械的选型科学合理。不同机械和同一类机械的不同型号,都有各自最合理的作业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使用设备,随意滥用,不是造成机械资源的浪费,就是造成工期浪费、工程质量保证率低。

3、公路工程机械管理的具体实施

3. 1 提高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工程机械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对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有新的提高。因此,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还要有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3. 2 加强操作人员的道德修养建设

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领导的管理和指派,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工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并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此,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勇于改正,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 3 建立健全和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设备科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设备管理网络,健全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和机务记录,明确责任。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的抽捡、监察制度,定期下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查处违章操作;严禁施工设备带病作业;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红旗设备竞赛活动、定人定机定责任制。同时,做好富余机械设备的维修、封存、保养、租赁工作,努力寻找新的使用渠道,实现设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3. 4 增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力度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出现“施工压倒一切”的错误思想,机械设备就是为施工服务的,这也是它的唯一价值体现。但是,绝不能“重使用轻保养”,急功近利,靠拼机械来提高施工速度。对此,作为工程项目领导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可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机械操作手每天强保机械设备的权力,施工现场组织者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避免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3. 5 加强施工机械的日常保养管理

当前,施工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都相当高,技术含量大,一般不发生机械故障,但若发生机械故障,轻则几千元,重则上万元甚至会影响整个施工工期,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应摒弃“重使用、重维修,轻保养”的错误观念,加强设备的保养。设备的保养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检查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3. 6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机械故障,一般都带来连锁反应,往往是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与该施工工艺相关的其他设备也必须停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组织专人维修、并作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杜绝返修现场,这也是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维修工多是季节性临时工,为克服他们的临时思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的工资发放可采取基本工资+奖金的发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很多公路工程项目工地的设备故障检测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设备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目前,虽有一些先进的新设备、新仪器,但价格昂贵,也不适应工地环境,工地维修车间也不可能配置,所以,对于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相互协调,以科学为指导,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健林.论路桥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

[2]董一维.公路施工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问题 [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12).

[3]张与春.公路机械化施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上一篇:谈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下一篇: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