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时间:2022-08-09 06:20:14

浅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初中地理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度不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以下是我在地理教学中尝试的一些方法,对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设计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思路开阔了,潜能也会得到发挥。例如:在讲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时,提出问题:如果你置身于下列环境(沙漠,北极,雨林)当中,你如何为自己设计房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在设计时自然会考虑自然环境影响,这样难点自然就突破了。

2.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亲身的体验及碰到的难题引入课堂,作为引导学生分析地理原理、规律的情境。例如:旅游经验,旅游图片欣赏;天气变化过程情境;家乡工业类型分析等。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涉及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通过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然后给出其他地区自然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知识源于书本超越课堂,并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3.情境活动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例如:地理游戏活动类:中国行政区划拼图的游戏、知识竞赛、猜车牌等;地理制作活动类:制作地形模型、校园平面图等;地理调查活动类:居民用水调查,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实验观测活动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试验、水质污染危害植物生长实验等。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无论结果对与错,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肯定,肯定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辅导,给予恰当的提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认识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1.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谈论、共振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主要体现在提出问题设计难易结合,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让班级层次较高的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做演示文稿,课上让学生展示,既能提高学生的资料搜集整合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

3.针对部分成绩较好的班级,还让学生参与教学,在老师的辅助下,让学生准备一节课,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4.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错别字较多的现象,每天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针对上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题目内容不宜多,题目也是分层设置,学生自己选择答题的难易指数,及时评价,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加德育考评分的鼓励机制,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很大帮助。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很多的学生加入到资料搜集,文稿演示,参与讲课的活动中来,使地理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提高了学生资料搜集整合的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课前小测使得每节地理课前都有学生在复习知识点来应对小测,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有所提高,错别字现象有所好转,但这项内容一定要长期坚持下来,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监督方法。

三、关注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及时将时事热点,地理现象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作为地理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要关注时事热点,细心观察生活,并把这些热点、现象与地理课堂联系起来,及时与学生分享,例如,天气现象:雨凇、雪灾、台风等;哥本哈根会议、各国友好交流等;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各种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体育赛事:奥运会、NBA篮球赛、南非世界杯等。

四、教师示范,动手作图

在上课时,教师尽量作简笔板画,把地理事物在黑板上呈现,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完成部分地图,或做地理小报等,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展板的形式展出,例如七年级下册学习区域地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后,让学生任选一个国家,形式不限来介绍一个国家,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多样,有手抄报、电子书、演示文稿、论文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体现了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有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去发现在身边的课程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使沉闷的课堂因为注入了时代的气息而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的因素,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回归。同时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想学、愿学、爱学、会学。同时教师对教学过程加以有效调控,让课堂“动”起来,学生“活”起来。这样一定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受用、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智能。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

上一篇: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下一篇:《粤西游日记一》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