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注射加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9 02:01:29

关节腔注射加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析针灸+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12例膝关节肿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6例,研究组采取针灸+关节腔注射治疗,参照组采取单纯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与对照组7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针灸;关节腔注射;膝关节肿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b)-0175-02

[Abstract] Objective Acupuncture+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of knee pain. Methods Group select January 2014 ― January 2016 admitted 312 cases of knee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156 cases, the study group taking acupuncture +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therapy, acupuncture alone take the reference group therapy,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Study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94.87% and 71.15%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Acupuncture;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Knee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Clinical effect

膝关节肿痛属于常见病,相关的实践研究表明,目前该疾病的患病率具有上升的趋势,以往治疗中采取关节腔注射加局部神经阻滞,易复发,且副作用多,单纯针灸治疗效果缓慢[1],为探析针灸+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效果,该文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12例膝关节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12例膝关节肿痛患者,此次研究通过患者知情同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56例,研究组: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龄32~78岁,平均(55.7±8.7)岁,膝关节单侧112例,双侧44例;参照组:男性85例,女性71例,年龄32~76岁,平均(54.6±7.4)岁,膝关节单侧115例,双侧41例;均排除骨结核、风湿及伴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取单纯针灸治疗。①嘱患者仰卧屈膝卧位,并消毒好各个穴位膝关节肿痛,伴有积液,且膝关节功能显著受限者,将粗火针刺入鹤顶、膝眼穴及肿胀高突比较显著的部位,进针深度约为1~1.5 cm,操作者同时按压患者双膝眼和梁丘穴,待拔出针后,将积液挤出,之后再使用拔罐的方式留置30 min,血液流出。同时应用毫针刺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进行1次/周。②对于膝关节肿痛,不伴有积液者,应用毫针刺入上述穴位,进针深入为1~2分,得气后留针,并在膝眼穴及犊鼻穴应用电针治疗20 min。③对于膝关节肿痛、红肿且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三棱针点刺太白与公孙穴之穴间的静脉显露处,待出血有10滴后,嘱患者下肢屈伸动作10次,可改善患者功能。

1.2.2 研究组 采取针灸+关节腔注射治疗,针灸同参照组。关节腔注射方法:第一天治疗时,应用2%的利多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H3794820)5 mL、维生素B12(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1H204716)100×1 mL,倍他米松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2J060208)5 mg×1 mL及生理盐水混匀备好,采取5号细针进行穿刺,并在内侧象眼处进针,待操作者完成拔针后给予针眼消毒。第二天便开始针灸治疗。疗程为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治愈:在2周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活动恢复症状,且行动自如;有效:在2周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且行动基本自如,在上下楼梯时会感到膝关节不灵活;无效:治疗后,无任何的改善。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

2 结果

两组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研究组治愈104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94.87%,与对照组7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负重最大且最为复发的关节,膝关节肿痛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症”的范畴,均认为该疾病属于鹤膝风痹症,其病理主要是肝肾不足,筋膜失养,寒湿之邪留滞于关节、肌肉等处,寒性凝滞,或外伤瘀血,因此疼痛剧烈,遇寒则重,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积液肿胀疼痛,迁延不愈[3-4]。膝关节肿痛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该疾病患病因素很多,主要与年龄、肥胖、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相关,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受累的关节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得到缓解,长期不活动具有关节僵硬感。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①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发生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几率增加;②从事IT行业,做办公室的人群多了,长期久坐,保持一种姿势,缺少关节活动,进而膝关节变得僵硬,长期下去,关节的负重、韧带弹性等均下降,最终诱发膝关节肿痛的发生[5-6]。膝关节发生损伤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如果发生肿痛,且长期没有进行治疗,促使膝关节的张力增高,进而加重了关节韧带的摩擦,造成关节损伤[7]。在临床治疗中,关节腔注射加局部神经阻滞,易复发,且副作用多,单纯针灸治疗效果缓慢,患者的肿胀症状不易消失,该文将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治愈104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94.87%,与对照组7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灸+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快速缓解患者膝关节肿痛症状,效果持久,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义波,马友田,冯树芹,等.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配合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中旬刊):556.

[2] 钟莉.浅谈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44-145.

[3] 尚俊.针刺联合玻璃酸钠注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1):832-834.

[4] 苗广东,姜占峰,田志杰,等.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5):725-726.

[5] 于长志,林玉洁,许学猛,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11):45-46,48.

[6] 许秀,李世君.环膝九穴配合多针密刺治疗膝部肿痛3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4):570,571.

[7] 蔡晓刚.温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191例[C].2014:194-195.

[8] 泮少颖,陆海山.关节腔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中旬刊):533.

(收稿日期:2016-03-15)

上一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9例疗效... 下一篇: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