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知识转化为“活”常识

时间:2022-08-09 01:01:11

让“死”知识转化为“活”常识

日常生活中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人们通常在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有知识时,更多的实际上是看他是否具备生活常识,而不是具备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基于此,我们要在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增加自己的常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强调“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到生活中。

生物虽然是高考科目,但所占分值在所有高考科目中最少,因此,学生给生物课分配的学习时间并不多。那么,教师就应该利用课堂时间,尽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重要的一点是要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生物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那么,如何做到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增加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实际生活中大家经常发现,和一些教师交谈后感觉很失望,觉得他不像教师,什么都不懂。其实,之所以被大家认为不像教师,原因是大家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觉得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知识面(更多的指的是生活常识)应该很广。因此,一位专业知识丰富,但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会让人产生比较“差劲”的感觉。

知识面狭窄也就是缺乏常识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很难做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因此,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常识。比如,大家谈起乙肝的传染时,作为生物教师应该运用免疫学的知识,告诉大家乙肝的传播途径以及接种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而不是人云亦云。同样,在大家“谈艾色变”时,也应该告诉大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三条途径,而不是和艾滋病的患者握下手就被传染了。

当今,生物科学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常识的应用,既使自己的课堂有趣,又促使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

二、让课堂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有其心理学依据,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组织好一节新课的开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关键环节。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适合教师教学风格,激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就是好方法。比如,在讲酶的时候,我针对部分学生早晨习惯空腹喝牛奶的现象,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少人喝牛奶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特别是在学生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就给大家答案。喝牛奶腹泻,也叫乳糖不耐症,大多数是由于空腹喝牛奶引起,由于空腹时体内生存的乳糖酶很少,牛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及时消化,未被分解的乳糖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气体、酸液,刺激肠道收缩,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甚至恶心、嗳气等现象。同时,由于喝进去的牛奶得不到充分的酶解,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很快会转化为能量而消耗,营养成分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吸收。针对班里不少同学早晨不吃东西,只喝牛奶的情况,我告诉学生,在喝牛奶前最好吃点食物,这样可以降低乳糖浓度,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接着,转入正题,酶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呢?今天的教学内容就给大家讲酶的知识。

设计有“趣”的开头,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概念和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下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等思维过程活化学习材料,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师需精心构思打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或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事实,将其有机地插入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得到有益的启迪。

有趣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趣”如果能贯穿到整个课堂中的话,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有效,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时,我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演示正常的植株和缺乏各种不同无机盐的植株的彩色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软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种”一株“植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为了“种”好这一株“植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询有关各种无机盐的知识(教师预先提供),经过多次尝试后,学生“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同时也得到了关于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作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学生在网络中“培养植物”的兴趣带到生活中。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里面就养了十几种花草,这些花草不仅起到了装点教室、净化空气的作用,还成为学生的“实验田”,每当这些花草出现黄叶、落叶、生虫等情况时,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很自然地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常识,增强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结合时事,让课堂知识回归生活

近日,我看到一则新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这片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激动兴奋之余,想到自己的教学进度正好讲到了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条新闻将是我课堂导入的最好材料。我们班里好多学生都是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熟悉农作物,也知道家里所种作物大约的亩产量,因此在教学的开始,设计了提问环节,问几位农村学生家里所种小麦、胡麻等亩产量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给出了答案,有的说旱地种的小麦亩产量大约是100公斤,有的人说水浇地的小麦最多是300公斤。这时候,我转述了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超过900公斤的消息,同学一脸的敬佩,并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接着,我利用课件放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点,并告诉学生们,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有关杂交育种的知识。

与时事新闻的恰当结合,不仅使学生们增加了知识面,了解了当今生物技术发展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使看似与生活关系不大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知识回归生活。要做到课堂知识与时事结合,就需要教师多关注新闻,并增强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运用能力,从而做到让课本知识不再空洞,而是回归生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而是确实有用。

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要有方向和目标,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让课本上的“死”知识,变成生活中的“活”常识,教会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为实用学习,而不是为高考学习。

作者单位 内蒙古集宁一中

上一篇: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下一篇:课堂,因评价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