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主体意识培养初探

时间:2022-08-08 10:01:47

中学生作文主体意识培养初探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写作的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无论是对写作素材的选择,还是布局谋篇、中心立意,直至文辞语言无不突出写作主体的机智和个性。在现行教学中,多半教师把解决问题集中于对作文写法的模式和规律的探索上,而忽视对学生写作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以至学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缺少自我表现。所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培养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

主体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

一是内容上空掉书袋,动辄大量引用古诗文,唐诗宋词满天飞,落笔就是“回到古代,重复经典”却没有自己心灵真实体现。二是学生写作想象贫乏,精神困厄,心灵枯竭,思想僵化,作文在观点上没有创新性,表述上没有深刻性,思想上没有独创性,记叙文在内容选材上撞车频频,而议论文又流于固定刻板的结构套路。一旦套用不上便只能挖耳挠腮,直至厌倦写作,恐惧写作。

主体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挖空心思拼凑文章教师辛辛苦苦精批细改,而教学效果总不尽人意,甚至造成许多学生怕上写作课、怕写作文,感到上作文课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作”规律。导致学生作文模式化、虚假化、口号化。

应试教育引导失误:每一年高考之后,高中语文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高考作文题目,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培养高考应试作文能手殚精竭虑:怎样的作文能在不到一分钟的阅卷时间内得到高分,怎样的开头结尾最受老师的青睐,怎样的事例可以为自己作文获取分数优势,怎样的结构安排(五段式、七段式)能造成视觉假象,怎样的固定过渡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体验生活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学生的心弦。四季变化、喜笑怒骂皆文章。要写好文章必须深入体验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以便迸发创作的灵感。当学生未能成为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能手时,他本人这个“主体”也一定会游离文章千里之外了。

观察粗糙,积累贫乏:对生活、大自然观察不敏锐,视觉意识模糊,只能识其外表,未能入其神髓。生活时时有惊喜,自然处处含信息。如果连发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一件小事都留心不到,作文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成语故事、格言警句、唐诗宋词都是作文创作的优秀素材,积累得多文章自然生色得多。

培养的策略: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人们的活动中可以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写作也同样需要兴趣,没有了兴趣,就会慢慢产生一种厌烦、害怕乃至对抗的心理。所以,写作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1、创设情境,引发灵感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各种写作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诱发其思维力,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有人可写,有事可记,有理可论,有情可抒。

2、树立信心,鼓励动笔

一位哲人说过,“自信总是实物积累基础上的,空物成就的自信是盲目的。”我们可以采用“一句话作文法”,打破原有的写作模式,让学生的作文从一段话开始,再到两段话、三段话……让学生作文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渐进过程,并从中饱尝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逐步舒展双眉,放开性情,自由地抒发灵性,越写越有信心,越写越有兴趣。

3、不吝褒词,适时赞扬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赏识学生,要贯穿作文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全过程:命题中,发现学生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一得之见,稍纵即逝的思维亮点;指导中,发现学生谈吐中点滴的标新立异的体验,那爆发的灵感来潮的灿烂火花;批改中,发现学生立意不同凡响,构思别出心裁,哪怕是一段文字写得佳妙,或者有一句话写得优美生动,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准确、传神,或者这次作文书写工整,等等,老师都应给予赞扬、嘉许,让学生从赏识中获得信心与力量。

二、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

1、准备阶段,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新课程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善于感受其中的韵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思考及感悟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技巧的前提。

2、实践阶段,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调动。

一篇文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笔前的思考的程度。所以,作文指导的关键是在写作前给写作主体以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尽可能广阔的思维空间。每次作文,教师可以先出示作文训练的目标及要求,让学生在审题后打腹稿、列提纲,然后与同桌交流,修改提纲,老师进行微观指导和必要点拨,然后展示学生代表作文提纲,集体进行评议、矫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构思出独特的、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来,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形成了自己良好的作文习惯和熟练的技巧。

3、评价阶段,要求学生参与作文评改。

规范学生作文的“主体”行为,要求我们要在作文评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主要批改权交给学生。比如可以让学生互相评改,打好分数的同时要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好给出这个分值的理由,之后老师进行复查,指出优点和不足。在组织学生互改互评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还可指出别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积极参与,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有利于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规范自己的主体行为,并从修改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提高自我作文表达技巧,进而对作文进行精心构思,自然表达。

总之,通过对学生写作兴趣、动机和技巧的培养,大大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创作水平明显提高。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写作成为人人乐于参与的开心事。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行幼儿园安全教育 下一篇:粤西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改后的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