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验”

时间:2022-08-08 09:35:47

浅谈“中国经验”

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所有中国人所亲身体验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速度更为世界所震惊。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是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过的转变,我们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然而,我们复杂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发展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逻辑。我们不能盲从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和理论。我们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得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才能真确知道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否则就会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造成损失。

因此,如何以中国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结合西方的发展经验和理论,发育出中国本土化的经验,有力的揭示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从而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和思考的。

虽然我们对于国外经验要与中国经验相结合,要注意我们的实际情况,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人会犯教条注意,僵化的对待西方的经验和理论。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就从学术界目前对于中国经验的研究现状来看,不仅存在着水平低成果少的问题,而且存在过早学术化、技术化缺少整体性反思,热衷于用中国经验对西方的理论抽象对话等问题。具体的说在学术界我们对中国经验的研究有以下几个问题。

1、僵化的对待西方社会理论。我们的学者在学习西方的理论和在研究中国的经验时,只是试图用中国的经验来检验西方的理论,企图对西方理论用中国经验来证实或证伪。我们说这种研究是毫无意义的,特别是西方的理论其本身就是在普世的逻辑下展开的,用中国的经验来验证西方理论最多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理论本身,或者是对理论作一些修改。因此说,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不是怎样与西方对话而是在对话中的僵化和教条的态度。就是说在研究西方理论和中国经验时,主要是在学习西方的理论时预先产生了理论假设,然后带着这些假设到中国的经验中去搜寻相关材料来验证这些假设。所以就会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过分关注而对经验本身却不重视,所以就会把经验本身硬往理论假设的框架里套,“削足适屐”。

2、对于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 这一点在现在的理论界十分的明显。因为我们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而西方先与我们一步走在前。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只要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我们肯定能实现现代化,因为西方有发展的例子和经验在前边。在我们的各个领域的建过程当中,我们大量的学习西方的经验,而不管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从我们的实际出发,通过对我们中国经验的概括来发展自己的理论。而这些套用的西方理论因其自身的逻辑和在西方成功的经验使很多人对其产生迷信。

对于西方理论和经验的态度,我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清醒的认识。有识之士开始了创造我们自己的中国经验来指导我们的现代化的呼声。

李培林先生提出了“中国经验”并对其做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应该包括一下基层方面的意思:一、所谓“经验”不仅包括“成就”也应该包括“教训”包括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切有别于别过现代化道路了经验和教训;二、“中国经验”不是无所不包的,没有选择的发展经历,它特别是指一些具有特别性的新规则。这些新规则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三、是“中国经验”不等同于“中国模式”或“中国奇迹”,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和包容的概念。“中国经验”的基本要点包括:渐进式改革成为我国改革的普遍规则,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时进行,社会稳定优先原则和和稳步的明主化探索,长期坚持低生育率政策和减少贫困政策,人口大国想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对外开放和跨越意思形态的国际合作。

在李培林先生对“中国经验”的阐述中,说道中国经验不仅包括我们现代化过程取得的成就也包括教训和难题,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难题包括:农民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就业问题和劳动力低成本时代走向终结而产生的问题,市场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问题,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的压力问题等等。中国经验作为在中国生长出来的经验不仅对我们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对世界的现代也有重要的启示:历史的重新开启和大国的和谐崛起的可能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驱动和超越性发展,因地制宜和现实发展的多样性,在发展中注意化解新的利益和价值冲突。

目前我们正在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仅仅靠“摸着石头过河”和依靠西方的发展道路和经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都是复杂的,要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不断前进就要结合我们的实际,发展生长于我们自己土地上的中国经验。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学系)

上一篇:试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与生态危机的关系 下一篇:循环再利用设计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