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和处罚的法定年龄界限能否突破

时间:2022-08-08 07:51:17

未成年犯罪和处罚的法定年龄界限能否突破

摘要:法律在对未成年人定罪和处罚问题上所规定的年龄界限,不能有任何伸缩性,这是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如果允许突破这种界限,刑法关于责任年龄的规定就失去了其限制作用,也是对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否定。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年龄 界限 突破

在中国,由于营养,社会发展等多种原因,人的心理、生理和智力上的成熟程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初步测算,人的发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了2—3年。此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败、社会不良风气的危害甚至政府某些职能的减弱和法律制度的滞后等,共同构成了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据统计,九十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七十年代提前了2—3岁,其中以14-16岁少年犯罪更为突出,并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根据儿童的心智成熟程度,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应该是针对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可能选择。

未成年这个年龄段的犯罪率正在不断上升,所犯罪行也越来越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如何解决犯罪低龄化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一些专家提出,为了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是真的应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吗?我的意见是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

一、未成年犯罪的概念界定以及法条分析

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特殊规定,我国刑法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 岁不满18 岁人即未成年人构成的犯罪。我国刑法以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目的为指导和依据,对未成年人犯罪确立了两条重要的处理原则,一是从宽处罚的原则,二是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未成年人的可塑性要求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少年司法制度应当是独立的一项司法制度,在司法理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内容等诸多方面与成年人司法制度存在着根本区别:它倡导教育、保护、矫正等思想,奉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主张”少年宜教不宜罚”, 未成年人改造接受新思想的机会还很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年司法制度对情感因素也有特殊需求,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异常注重心灵与精神层面的剖析与沟通,其内容也比成人司法宽泛的多。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我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按其罪责刑罚是必要的,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要求对未成年人处理,不应按所犯多大的罪就判多少刑,罪刑相当为标准。应该针对其可塑性、心理与心理特点,帮助教育,立足教育、感化、挽救,使其重新做人,尽量不定罪或定轻罪,判轻刑或不判刑。

三、未成年人的弱势群体地位要求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毕竟, 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而言, 个人认为未成年犯罪人之中, 绝大多数人所犯之罪乃为财产型犯罪。而在此类财产犯罪之中, 主要罪种为普通盗窃罪; 其次是罪、抢夺型犯罪; 诈骗罪、抢劫罪则较成年犯罪人少很多。其中, 不少未成年人之犯罪成因还在于其本身文化程度低下, 容易偏听轻信, 甚至视与同伙们去从事盗窃、携带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孩童间的恶搞、儿戏、有趣且为害不大。因而,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精神上、人格上招致的羞辱, 而且可避免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上的不良影响。如果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一旦身陷囹圄, 其主观上就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 客观上也容易在混合关押的监狱中从其他犯罪人那里, 交叉濡染到更多的恶习, 从而不利于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刑罚目的实现, 也不利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

四、刑法作为其他一切法的保障法要求不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指出: “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法, 还不如说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制裁力量”。这一思想, 被后学们普遍赞同和认可为“刑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得以施行的保障法”。但是, 即便是保障法, 也并非单纯地为保障而保障, 从根本上讲, 国家设法立范的目的、设置各项法律之保障法的目的, 保障各项公共利益的目的, 都是为了令每一公民获享最大限度的自由与安全。因此, 以国家“制裁的力量”来保障法治的施行就不是国家设法的目的, 而是手段。特别对青少年犯而言, 它绝非形式上的奴役, 而是实质上的拯救, 特别是对孩子的身心拯救。有鉴于此, 唯有实事求是地从未成年人既容易受惑犯罪、又易于矫治的立场出发,未成年人刑法处罚的法定年龄界限不能突破。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的身份犯 下一篇:行为艺术的引入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