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高职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时间:2022-08-08 06:49:47

浅谈如何在中高职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摘 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并保障其健康成长,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大事。但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个特征: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重视中高职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已经成为我国中高职教育的重任。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成为实现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 法律素养 法制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息息相关。提起法律,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面,“法律”这个字眼总透着一股神秘和威严。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法律和我们息息相关,中高职生的法律素质如何,关系甚大。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法律教育,教育他们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法律,要靠我们大家自觉遵守。遵纪守法,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然而,在众多的学生当中不守法,违法犯罪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1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培养其法律意识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培养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法律素养是中高职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中高职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课本相关链接中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条文,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仅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发展态势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激发其法律兴趣

一堂有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从内容到形式选择与预设,从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的确定,从教师主导地位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等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为课堂的有效教学服务的。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法制教育的起点,也是法制教育的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取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法律素材来补充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教学主题的作用。当然也要自觉养成法律意识和娴熟掌握法律技能,这不是通过学一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所能及的,也不是凭给某年级的某部分人上某门课程能做到的,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不能断线。当然,这要遵循一般的学校教育规律,不可能在学几年都开法律课,而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专业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小组进行汇总的办法进行教学,学生一听,自己主宰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小组发言,我发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案例引发的启示等诸多问题学生完全可以把比较轻松地完成,达成《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的有效目的。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自己要做一名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好公民。

提高中高职学生法律素质也尤为重要。法律素质主要指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做斗争。事实上,专业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学“内在性”地消化与专

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加学生学法的实效性。

3 要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提高其法制能力

中高职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却自我感觉是大人了,想脱离监护人独立行事,而有时又怀疑自己的能力,需要寻求他人的指点。因此有的学生喜欢拉帮结派,在一些武侠作品的诱导下,重“感情”,讲“义气”,崇尚“为哥们二两肋插刀”。当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上遇到难题时,只相信自己,信任伙伴,而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遇事不冷静,行动不计后果,胆大妄为,往往犯罪是先“动手”后“动脑”,事过之后,冷静下来,痛恨不已。因此,搞好法制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仅凭政治教师的努力远远不够,在此我有效的借助了外界的力量,才使自己的法制教育目标一步步实现。

所以,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评价。由于主题班会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教育效果就格外突出。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在某节法制教育课,上课者是一名警察的话,那么法制教育的效果会显著高于一名教师的课。同时也给我们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制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那就是要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

人生在世,法律二字。人人学法,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的发展日益前进,只有你意识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遵纪守法,才能真正的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真正的做到法律与我同行。

4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创新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搞好《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长 期以来,形成“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也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由传统继承性教育、共性教育向创新型教育、个性教育的转变,改变“满堂灌”的作法,结合中职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并以“突出学生主体性、强调实践性和注重直观形象性”为原则,不断地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同时,教学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 同年龄学生需求的差异性。是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总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简介:

杨宏权(1967-),男,甘肃高台人,本科学历,讲师,从事于法学专业的教学工作。

上一篇:物质结构空间思维的基础——立体几何在化学中... 下一篇:浅议宣传教育工作在预防高校火灾事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