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C15片石混凝土抗滑墙施工重\难点控制

时间:2022-08-08 06:23:47

浅谈大体积C15片石混凝土抗滑墙施工重\难点控制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山体易滑塌路段主要防护工程,即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抗滑墙的施工重、难点的控制,优化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节约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施工成本。

关键词:大体积;片石砼;抗滑墙;施工;重、难点;控制

Discussion on large volume of C15 rubble concrete anti-sliding wall construction of heavy, difficulty control

Cheng Fuping

Abstract: 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post-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is easy to slide mountain section of main protection engineering, namely, big volume of rubble concrete anti-sliding wall construction is heavy, difficult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large volume of rubbl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save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Key words: mass; rubble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heavy、difficult to control;

X482县康县―阳坝公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地处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内,三大构造单元的衔接部位,地应力集中,山体切割强烈,岩体性脆,地震灾害频发,加之该地区年降雨量充沛,雨季持续时间长,极易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塌和泥石流。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也加大了抗滑措施设计,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我公司承建的X482县康县―阳坝公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KYSG1标段将工作重点也放在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抗滑墙施工,重、难点的具体控制手段如下:

一、施工准备工作

1、原材料的控制

1水泥的控制

水泥采用32.5R水泥,对进场的同厂家、同品质、同编号、同生产日期的水泥,以200t为一批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项目试验。

水泥防潮措施:水泥堆放的地方用木板或竹跳板垫高至少离地30cm,周围开挖排水沟渠;水泥堆放整齐,堆高不超过10包;进场的水泥用彩条布或塑料布覆盖;由于现场场地条件的限制,除浇筑片石砼所用水泥根据额定水泥数量进场外,其他工程所用的水泥小批量进场(每个部位不超过10t),及时用完已进场的水泥,不在现场堆放时间过长。

2细骨料的控制

对进场的同料源、同开采单位的砂每200m3为一验收批,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筛分分析试验、视比重试验、容重试验、含泥量试验和针片状含量试验、压碎值试验。

3粗骨料的控制

对进场的同料源、同级配的碎石每500m3为一验收批,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筛分分析试验、视比重试验、容重试验、含泥量试验和针片状含量试验、压碎值试验。

4片石的控制

片石强度为大于30MPa,片石几何尺寸不能大于400mm,最小厚度不小于 150mm,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高抗冻性能的片石,掺入前用水清洗干净,掺入量为总圬工体积20%―25%。

5水的控制

拌制混凝土用水及养生用水符合下列要求:

(1)、水中不应含有影像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

(2)、污水、含盐量超过5000mg/L、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的质量的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

(3)、供饮用的水可不经过试验,直接浇筑和养生;

(4)、C15片石混凝土用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控制和指导施工。

2、施工放样的控制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边线桩及基槽开挖范围,在开挖边界外5m设保护桩,便于施工中随时检查及基础放样工作。C15片石砼抗滑墙体顶内边线与护肩内边线为平齐。现场工程师根据设计施工图计算出每段抗滑墙中心线及控制线坐标,采用全站仪放样。因抗滑墙基础及墙体下部宽度随墙体高度而变化,因此现场工程师在施工前应分段计算好相关宽度,以确保放样准确到位。

3、施工人员的配置

4、机械设备配置

配备的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电动蛙式打夯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振棒棒等机械,各种机械不得在施工现场发生漏水、漏电、漏油现象。

二、施工工艺

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挖到距设计标高20cm处时检查基槽标高、轴线偏位及平面尺寸情况,对有偏差的及时修整达到设计要求。基槽开挖时,基槽必须嵌岩,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检查基坑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250kpa)等,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墙体施工。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征求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意见,采取换填土处理等有效措施;基底的开挖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加宽50―100cm,以利于模板支承。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采取合理的放坡(1:0.75――1:1)系数。基底按设计要做0.1:1的倒坡。

当基坑开挖中地下水渗出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深时,应加固开挖并采用井点降水等措施进行降水;2、模板制作及脚手架安装

模板一般采用通用化组合钢模,表面平整(允许变形为1.5mm)。如用木模应在内侧加钉镀锌铁皮,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木材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但木质不低于III等材。1制作木模板时,事先应熟悉图纸,核对各部尺寸,其类型应尽量统一,便于重复使用,但始终须保持表面平整(木模板面板允许变形为5mm)、形状正确,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2墙体模板一般由侧板、立挡、横挡、斜撑和水平组成。拼装钢模板时U形卡夹固必须牢固,严禁出现没有使用U形卡夹固而用铁丝代替的情况。钢模板间的接缝用海绵胶带密封。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模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用海绵胶带密封措施,防止漏浆。墙模施工时,先弹出中心线和四边线,选择一边先装竖立挡、横挡及斜撑并钉侧板,在顶部用线锤调整坡比,拉线找平,撑牢钉实,待基面清理干净,在竖另一端模板。安装模板时,须考虑浇筑混凝土的工作特点与浇筑的方法相适应,在必要的地方可以设置活板或天窗,以便于混凝土的灌注,振捣及模板内杂物的清扫。为保证墙体混凝土厚度,一般情况均加撑头或内撑。为便于拆模和混凝土表面整洁光滑,应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施工中搭设的脚手架与模板不应发生联接,以免发生模板变形。基础侧模采用钢模或木模,钢管和木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50cm。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抛光打磨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模板支撑完毕后,在侧模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3在搭设脚手架时进行支架的承载力验算或估算,竖撑及斜撑的下端设置垫板(枕木)来分布和传递荷载,以免片石砼浇筑后产生超过允许的沉降量。垫板固定时,在泥地上用木桩,在混凝土上可用预埋件或筑临时水泥墩子。当墙模较高时也可用对拉螺栓固定,或与斜撑结合使用,但斜撑与模板横带水平交角不宜大于45°。

4模板及支架安装完成后,质量检查员和测量员共同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5mm)、相邻两块模板表面高差(2mm)、模板底面标高(±10mm)、模板内部尺寸(±20mm)、轴线偏位(8mm)等检测项目,检测项目的允许偏差值检查合格后进行片石砼的浇筑作业。

5模板的拆除。不承重的侧模,可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损坏(一般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具体时间可参考下列表。

3、混凝土的拌和控制

混凝土拌和用JS500搅拌机拌制。每班拌和第一盘混凝土时,水泥和砂的数量适当增加,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拌和筒至开始出料的时间)控制在90s~150s。待搅拌筒内拌和料全部倒光后,再装入下盘材料。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要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混凝土。已初凝或浇注时坍落度不在规定范围(50mm-70mm)的混凝土不再使用。

4、混凝土的运输控制

混凝土拌和物运距较近时采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输,运距较远时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时间不宜超过表3的规定。

5、片石混凝土的浇筑

1浇注砼前,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正常浇注砼时(除第一盘拌和物),检查砼的和易性、塌落度、粘聚性、保水性。

2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模板变形,准确控制外形尺寸,并派专人在四周检查,防止跑浆,暴模,以保持片石砼成品的线形顺适。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往里加片石,片石掺入数量控制在总圬工体积20%―25%,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片石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cm。在浇筑前每一块片石用水冲洗干净并使其彻底饱和,防止片石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4片石混凝土浇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采用“快入慢出”的插入振捣的方法;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及其他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但严禁过振。

5混凝土浇筑工作宜连续进行,一次浇完,并应在前层所浇的混凝土尚未初凝以前,即将此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混凝土的最大间歇时间是根据水泥凝结时间、水灰比及水泥的硬化条件等情况而定,当缺乏资料难以确定时,可通过实验测定。若混凝土的间歇时间已经超过上述规定,其间断时间应大于等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砼的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超过表4的规定时,需要预留施工缝,其方法如下:

(1)须待前层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一般达到2.5Mpa时方可进行(可参照表2进行控制);(2)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并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

(3)对垂直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水平缝铺一层后1-2cm的1:2砂浆。为增加混凝土界面强度,代替凿毛处理的传统做法,可采用界面剂或ZV胶聚合物砂浆,则效果更佳。

表4: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6、大体片石混凝土抗滑墙水化热技术措施的控制:

1分层多次浇筑,避开混凝土集中水化热量。当设计没有特殊要求时,可以将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抗滑墙水平分层多次浇筑成型。每一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m,尽量控制在最薄程度。两层之间浇筑时间差应躲过混凝土产生水化热高峰时间,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时间一般在终凝以后3~5天,两层浇筑间隔时间应控制在7天。两层之间应在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进行凿毛,并设置抗剪力钢筋。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量。优先采用大坝水泥,次之采用矿渣水泥,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3减少水泥参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量。施工配合比优先使用中粗砂和较大粒径碎石。在结构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可以掺加一些片石。片石参量不宜超过圬工总量的25%,片石石质强度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4采用低温拌合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入模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最好控制在+5~+15℃,不宜超过+20℃。其他拌合物应存储在阴凉环境下,避免阳光暴晒。在当地地下水水质检验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时,可将地下水直接进行混凝土搅拌,已利用地下水的低温。当环境日平均气温较高时(一般超过+30℃),增加制冰机,拌合水掺加冰屑降温,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搅拌水掺冰屑数量、比例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5混凝土拌合掺加缓凝剂,延长混凝土水化热集中放热峰值时间,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度。缓凝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缓凝时间控制在最大值。根据施工情况,混凝土缓凝时间一般控制在6~10小时。6当环境气温较高时(一般在+30℃以上),混凝土圬工体内增设散热管道,通过注入循环水冷却混凝土。混凝土体内安设的散热管道,一般采用φ45~75mm普通钢管,钢管布置密度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一般是上下多层布置,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00cm,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50cm,冷却水采用水泵强制循环水。混凝土结构成型后,将冷却散热管注满水泥浆。7加强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洒水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散热量,缩小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0℃)。

作者简介:程富平 (1982.02―) 男 大学专科学历 助理工程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D型滤池在自来水厂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质量的看法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