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时间:2022-08-08 04:10:04

浅谈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近两年,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县大部分学校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原来的教室升级为多媒体教室。尤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结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生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激活课堂气氛,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一、增加学习趣味,调动学习积极性

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讲课方式单一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一旦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其画面、声音创造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开发思维,不但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掌握大量知识。

二、弥补教学不足,冲破教学瓶颈

教学瓶颈主要是受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学生经历不足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其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准确性的把握。而普通的教学方式对于打破这种瓶颈收效甚微,多媒体的出现恰恰弥补了以往教学中单一抽象的不足,能够使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生的接受难度,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转化,为突破难点创设了良好的求知氛围。

如,讲解导体和绝缘体时,因为导体易导电和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很抽象,可设计一组Flas,生动展示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可以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而绝缘体内部的电荷却束缚在原子核周围不能自由移动,通过动态的过程揭示现象的本质,帮助得出结论以突破难点;再如,在讲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物像变化较多,物距和像距变化规律较复杂,因此,这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可设计一组动画实验,让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显示像大小的变化情况和像的位置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还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像变大),对于两个特殊点(即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用不同的颜色加以特别说明,通过这样的画面化静为动,使得在黑板上难以展示的事物变得清晰可见,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求以探究性教学为主要模式,通过自主实验、自主探索从而主动积极地掌握物理知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要花很多时间,加之一些复杂物理规律的揭示及物理知识的应用,这就必须要求增大课堂容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节课教师要在黑板上写很多内容,费力耗时,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很多内容分别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将教学程序呈现在视屏上,既清晰又规范、图文并茂,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多媒体具有幻灯、投影、录音、电脑等多项综合功能,比传统教学要求高得多,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在习题课教学中多媒体更能凸现其优越性。如在讲欧姆定律习题课时,首先要复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如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还要进行习题讲解,容量很大,传统方法难以奏效。如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将电路基础知识投影,学生可以达到迅速复习、记忆的目的。分析习题的难度在于电路分析,特别是复杂电路的分析,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收获甚少,但课件中的电路可以设计成动态的,通过点击鼠标、增加支路、从简单电路逐渐到复杂电路进行分析,也可以除去电压表、断开开关等方式简化电路,从而使一图多用,力求变化,体现灵活性,拓展学生思维。另外课堂练习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限时完成,可以实施即时反馈,教师如能临场发挥,激励先进,还可以营造一种人文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运用多媒体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演示物质变化的情景和过程,再现定理定律的推导过程,对于一些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如低温下物质特性的变化、固体的扩散现象等在短时间内演示完毕,节约了大量的讲解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实验但不是物理现象的再现,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物理实验,只能起到分析物理规律的辅助作用。综上所述,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教育局)

上一篇:提高阅读素养 积累写作素材 下一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设新时期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