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纺纱机械的技术进步

时间:2022-08-08 03:44:50

世界纺纱机械的技术进步

由于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纺纱企业对性能稳定、高效、省工、节能的纺纱机械设备需求增加,国内外领先的纺机生产商也在迎合这一趋势,针对这些需求特点开发出新的机型。

从ITMA ASIA+CITME 2012上展出的纺纱设备来看,不难发现其主流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无论是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纺机制造商都在围绕高品质、高效率、节能降耗、节约用工、提高可靠性、提高灵活性、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及提高适纺性等方面下工夫。

对于棉纺成套设备来说,在配置上向前纺大卷装、工艺流程短化,纺纱少机台、长车多锭化,以及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方向发展;在技术上向机、电、气、仪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应用在线监控、信息采集分析等电子信息技术;在机械结构上向零部件、装置和功能等的模块化设计发展。

单机方面,以Trutzschler(特吕茨勒)、Rieter(立达)、恒天重工为代表的厂商推出的先进清梳联设备采用开、清、梳新理念,应用模块化、在线监测等新技术,实现了清花短流程,并在节约用工、高效用棉及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成效明显。以立达E 80为代表的新型精梳机在运动和机械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精梳工艺上进行研究和创新,自动化程度、车速、可靠性、用棉率、节能性以及精梳条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以特吕茨勒TD 8为代表的并条机继续向高速、大容量方向发展,自调匀整技术、模块化设计得到更多应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以Oerlikon Schlafhorst(欧瑞康赐来福)Autoconer X5为代表的自动络筒机在高速度、高质量、高劳动生产率、节能、节纱和智能化、一体化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粗细络联也迎来发展良机。经纬纺机研制展出的粗细络联纺纱系统由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JWF1581型细纱机和SMARO-I型自动络筒机联接组成,实现了粗纱、细纱、络筒等3个工序的自动化联接。该系统通过自主创新的新型设计理念,实现了纺织企业对纺织设备“自动化、大卷装、连续化”的要求,为棉纺企业解决当前用工紧张、提升纱线品质的迫切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再如,欧瑞康赐来福为环锭纺纱厂度身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更高的产能、更节省的人力和更可靠的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从粗纱机到络筒机,加工过程中无需人工介入。在粗纱机上完成自动落纱及把粗纱卷装输送至灵活配置的粗纱运输系统后,利用最短线路,粗纱卷装系统化地喂给环锭细纱机。环锭细纱机的落纱装置也同样如此,自动把管纱放置在管纱托盘上,细络联型设备直接输送给Autoconer自动络筒机生产筒子,如此直接的连接能够最佳化协调纺纱和络筒工序,确保了整个工厂的高效生产,同时降低了对工厂空间的要求,减少了投资成本。用户则能从降低人力、空间和物流成本中获益。ITMA ASIA+CITME2012上,欧瑞康赐来福呈现了最新青泽71型紧密环锭纺纱机与Autoconer X5 V型络筒机组成的细络联系统。

1 开清设备

恒天重工推出的JWF1012型往复抓棉机是跟踪国际先进技术,自行研发的一种新型抓棉机。全新设计的抓棉器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抓棉区域,两只抓棉打手同速同相旋转,始终保持顺向抓取纤维,具有抓取棉束细,离散度小、纤维损伤低的特点。特殊研制的卷绕覆盖带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横向刚性高,纵向柔性好,即满足了输棉管道内高负压要求,又非常易于卷绕。首创的覆盖带卷绕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它利用交流力矩电机控制覆盖带的展开与卷绕,系统稳定、可靠,简单实用。该机幅宽为2 300 mm,产量为1 500 kg/h。长度可达40 m,单侧可排160个棉包。

2 梳棉机

2.1 高性能梳棉机C 70

Rieter(立达)集团推出的高性能梳棉机C 70尤其适用于普梳环锭纱和精梳环锭纱的经济性生产,均能在最高产量的条件下达到优良的质量指标,其基础是技术成熟的1.5m工作宽度和最大的有效梳理区。通过精确的盖板导向、创新的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以及选择性排杂,达到良好的原料利用率和条子质量水平。自动磨针系统(IGS)可使条子质量长期保持在稳定的高水平。采用牵伸模块代替传统的圈条器,使纺纱工艺实现理想的布局。

C 70在产能方面实现飞跃。生产实践证明,在各种类型的应用中,C 70产能均比C 60提高达40%,成为市场上生产同等质量条子产能最高的梳棉机。产能方面的显著提升得益于盖板梳理区的重新分配和改进的盖板导向。

C 70的工作位置有32块盖板,与C 60相比,有效梳理区增加了45%。与传统梳棉机相比,C 70的盖板有效梳理区则增加了60%。C 70精确的梳理隔距确保质量水平,精确的盖板导向和经过改进的盖板,确保精确完成锡林和盖板之间的调整,且调整重现性好,根据原料和应用不同,调整范围可达0.1 mm。

(1)在经济性方面,有效梳理区大,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得到优化,使得各种纱线的梳理加工均可在高产量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质量水平。刺辊上的除尘刀可调节,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的排杂元件也可调节,盖板速度则采用电子方式调节,确保原料利用率极佳。

(2)在产品质量方面,梳理区更宽,加上精确的盖板导向,可经济地生产高支精梳环锭纱,并保持高质量水平。梳理隔距的设置简单、精确,还有其它诸多可能性,均能对条子质量产生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影响。IGS使条子质量始终保持稳定的高品质。

(3)在灵活性方面,C 70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调整适应新原料和新品种的要求。采用牵伸模块,使缩短纺纱流程成为可能。提供单刺辊或三刺辊选项,可适应原料和产能要求。

2.2 新型高产梳棉机TC 8

特吕茨勒公司首次推出新型梳棉机TC 8。此设备专门针对亚洲市场设计,由特吕茨施勒纺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生产。TC 8的工作幅宽为1 m,产能高达150 kg/h,其优势不仅在于高产,更为提高能源效率设立了新的标准。根据应用情况,TC 8的标准配置中包含了多项特吕茨勒独家研发的技术:T-Con,梳棉机隔距优化设定工具;MAGNOTOP,磁性活动盖板系统;NEPCONTROL,在线棉结监控装置。

上一篇:瓮安县猪瘟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再生聚酯纤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